清朝西城老城水系的概况及治理
发布时间:2022-06-17

公元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女真人的后裔满族日益强大起来。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称帝,建立大金政权。明崇祯十六年,皇太极病逝,六岁的顺治皇帝即位。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身亡,明朝覆灭。同年四月,清军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山海关大战,在吴三桂的帮助下,农民起义军大败,五月,辅佐顺治的睿亲王多尔衮率兵进入北京。九月,清朝把国都从沈阳迁到北京。自此,北京再次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清朝接收的北京城未遭兵戎破坏,基本上保留完好,所以清朝“定都京师,宫邑维旧”(《清一统志》),全盘承袭了明朝北京城的建筑格局。对于老城西部的水系格局,清朝也基本没有进行大的变动。只是做了一些小的调整。

 

  清顺治八年,皇帝应西域喇嘛所请,拆除了琼华岛上的广寒殿,在其基础上兴建了白塔以及白塔寺。北海的白塔与北海的水面遥相对应,成为北京城内难得的景观。

 

  清朝对内城的改造所下的功夫很少,200年间,集中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主要用于开发西北部园林风景区,营建了规模空前华丽非凡的离宫建筑群,即“三山五园”。对于内城宫苑的建设,只进行了有限的调整。乾隆时期,对紫禁城西的宫苑进行了大规模修建,扩展了太液池水面,新建了各式殿宇、门座及坛庙建筑,重新疏浚湖池、修建码头,堆山造景、种植花木,使楼阁耸立,亭台错落,风光更加多姿。

 

  经过明清两代的建设,太液池从一片林木清幽、建筑纯朴、充满自然美的园林,变成宫殿聚集、人工整饰痕迹明显的宫苑景观区,成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紧邻宫苑的什刹海,在明朝就已经是平桥远树、小溪清流,风光旖旎之所。什刹海曾经是北京内城最大的湖泊,也是运河码头。明初建设北京城时,将元大都北城墙整体南移,“海子”被城墙分为两大部分。城墙以外的湖泊,称为泓渟,即大平湖,南侧即为北护城河。北护城河西北角设置水关,通过地下渠道让高粱河水进入城内,流入积水潭(又称西海)。积水潭进水口处建有一座圆形小岛,岛上建有汇通祠,又称镇水观音庵。在积水潭的东南,有一条细长的月牙河(又称小月河)将西海与前海、后海相连,清乾隆年间,权臣和珅在月牙河北岸建府邸,为了美化府前的环境,他曾仿照西湖的苏堤,在前海修筑了一条河堤,堤两边均为宽阔水面。清中后期,河堤西面的水面大幅减少,被称为“西小海”。

 

  小月河水自西海注入,水流急湍,两岸古树成行,河面可行小舟,经李广桥、月桥、海子桥、三座桥等,流入西小海。在前海入水口,有一座水闸,因水落差比较大,又称响闸,“石闸听瀑”曾经是什刹海一景。

 

  响闸向西分水入西小海,向南分水经西不压桥(也称西步量桥)流入北海和前海。从前海流出的水一部分向经万宁桥东流入通惠河,另一部分向北经银锭桥流入后海。流入后海的河水被称为倒流水。

 

  银锭桥是明朝修建的一座形似元宝的桥,桥虽不大但名气很大,主要是银锭桥四周风光旖旎。站在银锭桥上,向西可以远眺西山浮烟青翠的景象,向南可望见翠绿的景山和高耸的北海白塔,向北可以观赏掩映在古树绿柳间的房舍和古城墙,向东能够看到高大的鼓楼、钟楼。再加上桥下湍急的倒流水和湖边迎风摇曳的古树,这里的景观可谓优美之极。清康熙年间诗画大家宋牧仲有诗曰:“鼓楼西接后湖湾,银锭桥横夕照间,不尽沧波连太液,依然晴翠宋遥山。”,到了清代,银锭观山被列入“燕京小八景”之一。

 

  清军入关之后,为了加强对皇家宫苑的管理,设立了奉宸苑,规定非皇帝亲赐,任何人不得引用什刹海之水入院。什刹海就成为没有宫墙的禁地。一般人不能引水建园,但能得到皇帝恩赐的王公大臣就把目光投向这里,一座座王府及其花园纷纷建立,包括醇庆王府、恭亲王府、庆王府、涛贝勒府、阿拉善王府等等。

 

  什刹海的荷花在明代就比较旺盛,到了清代,莲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积水潭、西小海和前海的荷花铺天盖地,每到荷花盛开时京城百姓都要到这里观荷赏景,中元节这里要举办盂兰会,晚上放烟火,点河灯。那时的北京,西山名胜虽多但路途遥远,什刹海就成为百姓的一处消闲所在,每年从农历五月端午到七月十五,在这里开办荷花市场,河堤两侧高搭棚席,商贩云集,小吃、小艺术品应有尽有。

 

  到了清末,由于疏于管理,什刹海出现了严重的衰败景象。周围的店铺、茶棚、饭摊、周边居民的大量垃圾污水倒入“海子”,这里变成了臭水坑。每到夏季,这里蚊蝇扑面,臭气熏天,其衰败达到了极点,这种现象持续到北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