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正确的标题替换本行文字


发布时间:2021-07-20

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水在古都北京的建设与变迁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河道水系不仅提供生活的水源保障,也是漕运通商的重要基础,如今随着社会发展,这些原有功能渐渐淡化,但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印记,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现代大都市的生态宜居性。

 

概况与沿革

 

什刹海位于北京老城的西北部,由一水相连的前海、后海、西海(又名积水潭)三片水面组成。由于它地处中南海、北海之北,故也称后三海。由于历史上古刹众多,连同周围民居、王府、园林、商街等,形成了今日的什刹海地区。1992年的什刹海规划中,将其定位为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1999年成为北京市人民政府首批公布的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什刹海因其丰富的历史遗存、多样的文化资源、浓郁的市井生活所呈现出的独特的景观风貌,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我国最美城区之一。 

 

什刹海的历史发展与北京城形成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特征。什刹海周边地区虽然在元代之前就修建了火神庙,开始出现了宗教和休闲活动,但什刹海周边地区真正开始大规模地改造和利用还是元代以后的事。

 

元大都时,京杭大运河和经海路而来的漕船到达通州之后,可上溯进城,直驶积水潭。当时的积水潭水面辽阔,帆影云集,积水潭北岸的日中坊很快就发展成全城的重要集贸中心,自然形成了元大都前朝后市的城市格局。

 

明朝时期,北京城进行了改造,积水潭作为漕运总码头的功能逐渐丧失,它逐渐由漕运码头而变为供市民游乐嬉戏的风景胜地,寺庙、园林、宅第开始大量出现在什刹海周边。清代的《日下旧闻考》曾记载明时的什刹海名园古刹、市井住宅,沿湖共借水景,古木参天,绿树成荫,成为都中第一绝处。”  

 

到了清代,什刹海的风景区重心也渐渐由西海(明称净业湖)移到前海和后海,什刹海周边出现了有名的酒肆、茶社,如:庆和饭庄、会贤堂、 望苏楼、集香居,清音茶社等。曾有古诗将前海天香楼的描绘:地安门外赏荷时,数里红莲映碧池。好是天香楼上坐,酒阑人醉雨丝丝。” 

 

民国时期的什刹海,由于连年战乱,房屋日渐衰败,卫生条件日趋恶化。政权更迭使得王府功能进行调整,部分政府部门、学校入驻,部分农户在什刹海种植水稻,河床几乎被填平。

 

新中国成立后,什刹海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清淤改造。疏通内外城水道,形成老城内唯一条比较完备的河湖水系。经过长期的功能置换以及持续不断保护规划和修缮整治,这一地区逐渐成为融风景游览、传统居住、特色商业、历史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什刹海传承了千年都城的历史文脉,是北京城六海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是商旅云集的京杭大运河的端点漕运码头,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和传统四合院建筑。这里汇聚丰富多元的文化要素,承载市民的文化休闲活动,展现了不同时期的京味生活。什刹海地区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节点,也是紧邻北京历史中轴线,集传统生活居住、风景游览与文化体验于一体,展示老北京独特的文化韵味和传统人居特色的重要历史文化街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