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融合内外交流与什刹海文化的繁荣

(下)

发布时间:2021-07-13

清代康、雍、乾三朝,出现了长达一百多年的盛世。旗人养尊处优,满族原有的民风和习俗弱化。满人不但改说汉话,而且起了汉姓名。生活富足便有了休闲的需求,民间娱乐悄然而起。什刹海地区众多王府、大宅门里养花鸟鱼虫成风,各地把式被招募至此帮助侍弄。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带来了二黄调,与京腔、秦腔等融合,演变成京剧。什刹海各王府多设有戏台,常有演唱。这些休闲、娱乐文化的融合,让居住在什刹海地区的旗人的生活有声有色,欢乐一时。

民族.jpg

  清代京剧海报与脸谱

 

清代时,饮食文化的民族融合、南北融合,在什刹海地区显得更为突出。嘉庆年间,烟袋斜街上出现了京城第一家以烹制鲁菜闻名的庆云楼饭庄。以后光绪年间开业的京城八大堂之一的会贤堂,也是以经营鲁菜著称。在银锭桥东开业于咸丰年间的烤肉季,所制烤肉原是草原上游牧人的美食。万宁桥东福兴居老铺所售的鲜香灌肠,在早则是由满族烤鹿尾的吃食演变而来。这些有外部地域特色的菜式大受欢迎,使饭庄、经营点也兴盛多年。

烤肉季.jpg

如今的烤肉季

 

清末时期,地安门外大街上经营的小吃,有很多是经由民族间、地域间改造、融合而来。如受欢迎的糕点饽饽、萨其马等,是满洲吃食。苏造肉做法出于南方,制售者多为江苏人。做锅饼、馒头生意的,都是山东人。回民所制的豌豆黄、艾窝窝、枣卷裹、驴打滚、炸麻花、蜜麻花、切糕、烧饼、豆腐脑等,做工精致,种类尤其丰富。在此展现美味的还有保定驴肉、朝鲜族狗肉等。众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食品与汉族吃食一起争奇斗艳,在繁荣饮食文化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口味。

清末,由于西方列强以各种形式侵入中国,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客观上也在扩大。此时什刹海地区陆续出现中西合璧的建筑就是明证。比如恭王府花园南侧的大门门楼为汉白玉石雕花拱券门,门额外题静含太古,内写秀挹恒春,寓意满园春色,亘古幽静。门楼造型优美,图案雕刻精细,被人誉为中西合璧之一绝。再如,在定阜街庆王府广阔院落中,建有一座绣楼,两层,其一大特点也是中西合璧。红柱灰瓦,雕梁画栋,原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风格;而部分基础使用花岗岩底座,安装落地门窗、水泥窗台、大块玻璃等,又都采用西洋建筑材料与手法,让人感觉新颖脱俗。

光绪年间,张之洞等大臣和有识之士,不断上奏朝廷,提出创办图书馆以供多士之研求,昭同文之盛治的请求。宣统元年(1909 年),京师图书馆在鸦儿胡同广化寺成立。这是当时全国藏书量最大、设备最好的图书馆。此处图书馆的开设,为人们获取中外各方面知识,推动文化交流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民国以后,天主教在北京等地复兴,教会学校纷纷开办起来。辅仁大学选址开办于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的什刹海地区,是民国时期北京最为著名的教会学校。这所大学为中西合璧的新式大楼,楼的券形门和廊柱为中式,外观和内部装饰则为西式;周围有涛贝勒府花园、假山、花厅,林木掩映,环境典雅。辅仁大学的老校长陈垣系天主教徒,毕生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教学。辅仁大学创办后培养了近5000 名毕业生,成为闻名海内外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园地。

民国时期,闹中有静、风情幽致的什刹海地区是京城民众都爱涉足的地方。旅游、庙会、茶馆等民俗文化都很活跃。在前海西沿开办的荷花市场,吸引京城众多著名艺人,如唱京韵大鼓的刘宝全、白云鹏,耍幢幡的宝三等前来献艺。曾到此游逛的名人就有作家鲁迅、张恨水,学者胡适、刘半农,画家张大千、齐白石,诗人徐志摩,戏剧名家梅兰芳、杨小楼、谭富英,名医孔伯华等,让这处庙会市场成为文化展示、交流胜地。

1912年清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在其离开紫禁城后,清室贵族就断了皇粮。满族人没有了经济来源,连差一步登上皇位的大阿哥溥儁,也落泊在万宁桥一带胡同里卖起卤虾、臭豆腐。光绪之弟、溥仪之皇叔载涛也曾收拾家中一些碟碗等杂物,半夜到醇王府西墙外晓市(俗称鬼市)上变卖,以维持生计。一般的旗人更是陷入贫困。当时还流传着土谚穷德胜门,恶果子市,不开眼的绦儿胡同,是说民国以后德胜门城楼周围、西绦胡同等处,逐渐成为家境败落的下层旗人聚居区。这里的旗人多无生活技能,只能以到德胜门外东北河沿的晓市和德胜门东侧果子市买卖旧货杂物为生。穷苦的旗人们与汉族穷人混住在一起,昔日礼数、讲究多的旗人,为生活所迫,从汉族穷邻居那里,把所有能维持生计之道全学了来,再有讲究也都成了穷讲究。这自然也算得是一种民族融合了。

什刹海自萌生文化以来,经居住和活动在这里的一代代人与外界交往、磨合,在广泛进行地域交流、中外交流、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元文化。又在历史发展演变、世事沧桑中融南北、民族、中外、儒释、俗雅等文化为一体,不断积淀、发展、繁荣,逐渐变得博大精深。什刹海的历史文化曾影响了一代代人,影响到现在,也会影响到未来。

 

来自 于永昌《什刹海文化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