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2
就在我们正要落座的时候,冰心老人抬手示意让什刹海研究会的女士先入座,并亲切地握住她的手,微笑道:“今天按西方的礼节,女士优先,女士先入座!”老人这隽永的幽默的风趣的调侃,一下子就打破了初次见面时的局促。大家笑得很开心,气氛非常活跃、和谐。此刻,老人笑盈盈地对我说:“你和女士换个座位,女士挨着我坐,这也是西方的礼节。”说着,将她拉到身旁。
冰心老人
……冰心老人听完介绍北京市政府对于什刹海的前景规划,以及《什刹海丛书》编委会的情况与计划后,戴上老花镜一一细看《丛书》第一册的篇目,她不时地点头,高兴地说道:“什刹海这颗古都明珠将重放光彩了!市政府为北京市民办好事、办实事,什刹海一定会建设成为人民的乐园,好啊!”
我们问老人是否曾在什刹海地区的“西煤厂胡同”住过?冰心老人听后沉入回忆之中:足有两分钟之久,她边摇头边思索,微笑着说:“记不得了!记不得了!”呆了一会儿,又说:“什刹海很美,我对那里的印象很深。”
如今的西煤厂胡同
“老奶奶,您再想想,是否因剪子胡同的住所要翻修,临时搬到‘西煤厂胡同’住过呢?”我在旁插话提醒老人,因我曾经整理过一份老人的生平与著作年表,晓得老人曾在剪子胡同住过。剪子胡同离什刹海地区不算太远,是否有临时性迁居之可能呢?故而发问。
老人又沉思片刻,仍摇头道:“实在是回想不起来了!”并用手指着《丛书》的篇目用商量的语气说:“这上面已是诸多名家都有了,就不缺我一人吧?我就不凑热闹了……”
此时,什刹海研究会的女士恳切地请求道:“那就请老奶奶题个辞吧?我代表编委会敬求您老人家的墨宝啊!”
老人微笑着点点头,她让女婿陈教授取来宣纸,我帮着用镇尺压住宣纸的一角。老人挥毫之前,仔细端详了一下宣纸,特别关照我们别把宣纸的正反面弄错了。从这个细微之处让我们深深看出学者的严谨、对题字的认真以及老人对什刹海的一片深情。
“写什么呢?”老人握着笔,仍以商量的口吻在征求我们的意见。这时,老人若有所思地微笑着,目光粲然一亮,文思闪烁了,老人一挥而就,宣纸上显出苍劲,潇洒的一行字“什刹海古风新韵”。我们齐声称赞。老人却谦虚地微笑说:“字写得不好,作个纪念吧!”
陈教授在题辞上加盖了冰心老人的印章,老人又将题辞展在桌上审视一番,然后郑重地将它交给我们。
于此同时,我们献上一束带着露珠的玫瑰花以及那盒印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中秋月饼。大家由衷地祝冰心老奶奶节日愉快,健康长寿!
老人接过鲜花,闻了一下它的馨香,开心地笑了:“你们怎么知道我喜欢带露珠的玫瑰花呢?”
这次专访结束了。冰心老人是否在什刹海住过,一时还没有答案。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老人是爱着什刹海的。
1992年中秋节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