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什刹海故居老庙王爷府,柳岸鸭岛聊古今
从元大都开始,什刹海的水系就开始热闹起来。郭守敬通过疏通河道,建设码头,把这里变成了大运河的北方“终点站”。
在汇通祠,郭守敬(元代称镇水观音庵)曾长期在此设计并实施国内的水利设施。如今,这里是“郭守敬纪念馆”,也是我们了解什刹海的起点。时至明、清两代,无数皇亲贵胄、文人骚客在此或比邻而居,或驻足观山,为我们留下了王府、官宅,还有道不尽的奇闻轶事。
权相明珠之子纳兰性德,虽系满洲正黄旗人,却对汉文化极为的兴趣与热爱。他的诗作以情至深婉而卓立词坛。走过醇亲王府,则一定少不了对纳兰性德的解读。
鼓楼西接后湖湾,银锭桥横夕照闲。
不尽沧波连太液,依然晴翠送遥山。
旧时院落松槐在,仙境笙簧岁月闲。
白首鍊师茶话久,春风料峭暮鸦还。
清代宋荦在《过银锭桥旧居》中将什刹海闲适幽静,仙境般的景象鲜活的表现出来。“银锭观山”也成为了民间流传的“燕京小八景之一”。曾经的宋家王朝,对中国政治、军事及金融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力。而宋庆龄对于政治的立场、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命运,对现代中国则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什刹海地区不仅名人府邸云集,更是宗教活动重地。据《什刹海志》记载:什刹海地区历史上曾有多达165座寺庙。在清乾隆《京城全图》中,什刹海地区标注的寺庙也有90座,寺庙观庵星罗棋布。
龙华寺,道光年间曾改名为“心华寺”
广化寺山门、大殿
随着生态治理的推进,什刹海的水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荷花、野鸭、水鸟、湿地使什刹海愈发富有生机。沿湖而行,说古论今,岂不是一桩美事……什刹海景区作为国家4A级景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以水而名的什刹海也被称为“北方的水乡“。游走什刹海,无论什么时候都会遇到不同的风景。
自疫情发生以来,什刹海依然拥有着一份难得的宁静。为了让喜爱什刹海的朋友不出门也能游走什刹海,观风景、听故事,什刹海景区游客中心、四合书院特邀历史文化专家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与您聊什刹海,讲名人故事。
主办:什刹海风景区游客中心、四合书院
日期:2020年9月19日星期六
时间:9:30-11:30
收看平台:新浪微博“行走的讲堂”
主讲:孙天培
十五年从事北京城市规划工作经验,宣南文化研究者,原史家胡同博物馆副馆长,曾获得2016年首届“中国知网杯”全国中小学校本课程编创大赛一等奖,《城南椿华—椿树街道历史文化故事》一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