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居民幸福感爆棚!因为……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人居环境,他在北京视察时就曾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时,总书记也一直关注京城普通百姓生活,他与胡同居民拉家常、到居民家中做客,这些都是总书记五年前视察北京时,至今一直为居民称道的事情。
在北京,历史文化保护、自然环境提升总是与居民生活紧密相连,尤其是位于西城区的什刹海地区,无论是环湖邻水步道的打通,还是西海湿地公园的建设,亦或是胡同居民的停车自治,都让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有了更多幸福感。
拆除7处堵点 环湖邻水步道打通
什刹海是北京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又毗邻北京的中轴线。近年来,中轴线申遗已成了社会上下的共识,而且推动了历史景观的恢复、保护和升级。
“以前,想要围着湖面转一圈,那绝不可能。因为好多地,都给堵死了”。在什刹海附近水车胡同居住了35年的老居民蒋玉明感慨道。
熟悉的人都知道,什刹海是北京内城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包括了前海、后海和西海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因为拥有怡人的湖景、曲折的胡同以及诸多的历史遗迹、名人故居,这里不仅成了北京市民、更成了全国游客的“打卡”胜地。但由于有多处堵点横在中间,想要绕着这片水域走一圈,并不容易。
“此前,什刹海环湖步道主要堵点共有7处。其中,前海1处、后海3处、西海3处。”什刹海风景区管理处副主任张瑞生说,这些堵点包括小王府、金帆俱乐部、集贤堂酒吧、西海鱼生餐厅等。
望海楼
金帆俱乐部
集贤堂
碧荷轩
为了打通环湖邻水步道,2018年年初,什刹海街道就开始了基础性的测绘和调研工作。随后,又利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联合区城管、园林、国土等部门,正式拉开了消灭“堵点”的序曲。 拆除酒吧,是街道为打通什刹海环湖邻水步道而打响的“第一枪”。2018年年初,街道工作人员找到一处违建企业负责人,反复做工作,最后敲定于4月15日正式拆除这处违建。可拆除那天,企业负责人仍存在侥幸心理,一会儿说东西太多,人手不够,一会儿又说东西搬出去,也没有地方放。为了尽快拆除这处违建,街道协调了十六七位工作人员帮忙搬运,又找了一个仓库,放置搬运出来的物品。到4月16日的夜里12点多,违建内的物品已经搬走了四分之三。17日一早,天还下着小雨,钩机就开了进来。
“这是一场心理拉锯战,我们的钩机一下去,企业负责人的念头就彻底断了”。张瑞生说。
拆除堵点、铺设木栈道、增加绿植……围绕什刹海的堵点全部打通了,景观得到了有效提升,诸多居民百姓环湖而行、围湖看景的心愿也终于实现了。
栽植物增设施 西海建起湿地公园
除了环湖临水步道的打通,让居民和游客惊喜的还有这里新建的西海湿地公园。西海湿地公园占地10.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7.4公顷,周边绿地面积3.5公顷。为恢复湿地景观,水中投放了30多个生物品种,栽种了荷花、芦苇等近2万平方米的水生植物,沿湖栽植了700余株乔灌木。现在,整个西海湿地公园将周边的汇通祠等古迹融为一体,更成为了核心城区唯一的湿地公园。
“过去,这里就是三个字:脏乱差。改造后,您看这景,太让人心情舒畅了”。老居民蒋玉明说。
蒋玉明居住的水车胡同,就在西海南沿附近。1984年,他刚搬到这里的时候,西海还有一片浅水区,是儿童游泳、洗澡的地方,后来逐渐就没有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里被承包出去,成了垂钓区。 蒋玉明说,以前,沿湖的步道特别窄,也就能供两个人通过。为了安全,湖边有的地方竖起了铁栅栏,但是比较矮,抬脚就能跨过去。最危险的还是岸边高低不平的砖头。冬天一上冻,有的砖头就拱起来了。春天解冻了,砖头就直接掉湖里了。时常会有小孩疯跑,一不小心踩空,掉进湖里。幸亏湖边水浅,大人伸手就能给捞上来。
“最招人烦的,就是那些钓鱼的。有时候,他们钓上来的鱼比较小,不想要就直接扔在湖边,或者草丛里,时间长了,死鱼就臭了,还会招来苍蝇蚊子。还有一些烤羊肉串的,搞得烟熏火燎不说,吃完剩下的肥肉、竹签子,随手就扔。城管来逮,他们就跟城管打游击。现在,出门看见这湿地公园,心里敞亮多了。湖里种上了荷花、睡莲,湖边的邻水步道也拓宽了,供大家休息的长椅、凉亭一应俱全,还用上了高科技灯杆。现在,晨练、遛弯的人明显多了”。蒋玉明说。
去年国庆节,西海湿地公园正式迎客,来参观游玩的人瞬间爆满。“简直是人山人海,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蒋玉明说。
来自|劳动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