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亲王北府真的有纳兰性德手植明开夜合花吗?
纳兰性德生于天潢贵胄之家,年少聪颖过人,文武全才。
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其词现存348首,刊印为《侧帽》、《饮水》集,后多称“纳兰词”,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娶妻纳妾,妾颜氏,后纳沈宛,江南才女,著有《选梦词》。集中悼亡之作"丰神不减夫婿",反映出二人相处时日虽短,但感情颇为深厚。
由于纳兰性德为一代风流才子,因而他的爱情生活被后人津津乐道,也有捕风捉影的各种市井流言,最为盛传的是表妹入宫一事。传言虽不可考,但是可以肯定的说,纳兰性德的婚恋是丰富的,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他关于婚恋题材的作品,从中我们能够看出纳兰性德对待爱情的态度是认真的,多情而不滥情,伤情而不绝情。
在醇亲王府,很容易找到传说中纳兰手植的夜合欢树:编号为B01353的古树,高约5-6米。树下的说明称此树为明开夜合花,昼开夜闭,故名。正式名称为:白杜Euonymus bungeanus Maxim ,俗名丝绵木,桃叶卫矛、明开夜合。
这种树在北京地区不多见,古树更少,这一株据说树龄已300余年。 在这里游览的时候,时常也会听到旁边旅游团队的导游说,这棵树并不是当初纳兰植的那棵了,是后来种上去的。 到底谁对呢?
以这株合欢的树龄,想必是亲见过纳兰的命运。
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二月,纳兰性德随驾南巡不久,就身体不适。忘年之交吴兆骞的死,使他发出“嗟嗟苍天,何厚其才,而啬其遇”的悲叹。好友严绳孙的辞职南归,更使他怅然神伤。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纳兰性德与朱彝尊等文友宴集于自家园林中的明开夜合花树下,并作五律《夜合花》:
阶前双夜合,枝叶敷花荣。
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
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
对此能销忿,旋移迎小楹。
这著名的纳兰词里说到,阶前有两株明开夜合,枝头叶茂花繁,树姿晴雨中疏密有致。花儿因昼夜开闭不同,摇曳的树影映着竹帘变得零乱,芬芳之气味是花香沉香混杂而成。对着这夜合花能销除愁忿,便移步来到小堂的前厅。
纳兰诗未明说愤忿的原因,可是他写完此诗第二天便卧床不起,七天后就去世了。这竟成绝笔。
纳兰容若,这人、这花、这命……你可以亲自问问那株百年合欢了。
来自|畅游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