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桥的“银锭”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2018-04-27

  始建于明代的银锭桥是什刹海的地标性景观。关于其名字“银锭”的由来,在民间有着很多说法。其中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形状说”和“石榫说”。
  “形状说”认为,银锭桥得名于石拱桥的外形似银锭。银锭桥桥长12米、宽7米、高8米,南北横跨在前后海交汇的水道狭长处。据当地居民回忆,20世纪50年代时的银锭桥桥身很短,两边的八字翼墙很长。从高点俯瞰,整个桥形似一个隆起的银锭的造型,故而得名银锭桥。这种说法更加直观,是目前主流的观点。

石榫的结构

  “石榫说”则是根据旧时用于固定银锭桥的物品石榫而来。据了解,石榫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榫卯”结构的一种石制固定部件。旧日银锭桥桥身陡峭,为了增加桥身的稳定性,工匠在桥体中嵌入了大量石榫。利用石榫的凹凸结构来增强石料间的咬合程度,从而达到稳固桥体,增加桥梁结构稳定的作用。“石榫说”认为由于这些稳固桥体的石榫形状和银锭类似,银锭桥因此得名“银锭”。这种理论虽然比较小众,但1984年银锭桥重建改造时,从桥下发掘出大量用于固定桥体形似银锭的铁锭榫。而现今留存的老银锭桥照片上也能看到桥面上银锭形状石榫的存在。
  银锭桥究竟因何得名,两种观点虽然至今未有明确论断。但无论哪一种观点都明确地提到:准确的选址、高明的筑桥技术,让银锭桥这座古石桥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是连接前后海两岸的重要通道。
 
银锭观山:城中第一佳山水
  银锭桥连接前海和后海之间的水域,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银锭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明代《帝京景物略》曾记载:“崇祯癸酉岁(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深冬,英国公乘冰床,度北湖,过银锭桥之观音庵……”可见当时银锭桥就已经在什刹海地区了。
  明清时期的银锭桥以其风景优美而著称。明代李东阳曾在《慈恩寺偶成》一诗中赞其为“城中第一佳山水”,后来李东阳的这首诗也成为了什刹海名胜“银锭观山”的由来。清代,什刹海地区作为北京城中对百姓开放的开阔水域,多为文人墨客居住、游玩的场所。不少来此的文人登上银锭桥,远眺西山之时,留下了不少描写银锭观山美景的诗句。例如清代诗人宋荦作《过银锭桥旧居》:鼓楼西接后湖湾,银锭桥横夕照间。不尽沧波连太液,依然晴翠送遥山。
  当代,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物的落成和空气质量的变化导致“银锭观山”的美景越来越难得一见。在晴好天气,游人驻足银锭桥上远眺后海,看着碧水长天一色的后海风景,仍然可以品味几分昔日古人凭栏远眺的心情。
 
小议中国古代的榫卯
  榫卯指的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其中凸出的部分叫榫,而凹陷的部分叫作卯。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中重要的结构方式。
  榫卯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战国时期。在宋代时,榫卯结构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巅峰。宋代《营造法式》一书中已经有了对榫卯结构系统详细的记录。榫卯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利用榫卯间的凹凸咬合,将整个建筑原由梁柱承担的重力分散传导至整个建筑的每个结构,增加整个建筑物的承重稳定和使用寿命。

老银锭桥上的石榫

  由于受力分散稳定性好,加之榫头可以选用抗腐蚀性强的材料制作,或对材料进行防腐处理,稳固的榫卯结构建筑的寿命一般都会特别长。至今为止我国大多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桥梁等都是采用榫卯结构进行搭建的。由于榫卯结构成本高昂、结构复杂精密,在今天新式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法出现后,榫卯结构已经逐渐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