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的糖市


发布时间:2019-08-10


后海北沿西侧有条叫棠花的胡同,“棠花”是“糖花”的谐音,俗称“糖瓜儿”,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关东糖”。这条南北曲折走向,时宽时窄小的胡同和“糖花”有关系吗?
  “糖花”实际是糖市的代名词。这个糖市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那个年代。因为当时属于北城制作、销售糖果、白棉糖、糖稀的集散地,被人们称为‘糖市’。为什么后来叫‘棠花’呢?这是雅化的结果,改成‘棠花’,显得文雅。另外,南边的糖房大院和鼓楼西大街的部分区域都和这个糖市有关。有个老北京地名的民谣,里面有“卖大糖”的段子,指的就是这个糖市。”

 


  早年间,鼓楼西大街分成四段,分别是鼓楼西大街、甘水桥大街、果子市大街和丁字街。1965年后四街合并,统称鼓楼西大街。果子市、丁字街和棠花胡同、糖房大院聚集着十几家制糖的作坊,俗称“糖作坊”,老百姓管这里叫“糖市”或者叫“糖市街”。由于当时生产设备落后,这十来家“糖作坊”规模不大。作坊里仅有石磨、大缸、灶台、大锅、大盆、糖模子等工具。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这些作坊以加工绵白糖、红糖、冰糖、糖块、糖稀为主。
  在这几家作坊中,最大的当属棠花胡同北口西侧的德胜糖庄。德胜糖庄没有门脸房,只有一个院子和两间制糖的车间。院子外悬挂着用白底黑字的“德胜糖庄”招牌。院子里有熬糖稀的灶台和十几口直径在1米左右的大瓦缸。车间里有台用于加工制作糖块的机械,十来个伙计在车间里忙活儿着。老北京人习惯把糖作坊加工出来的产品分为“南糖”、“北糖”。南糖主要是花生粘、芝麻糖等,“北糖”则是水果糖、饴糖等。德胜糖庄不但能做“南糖”、“北糖”,还有一些独特产品。像生产出来的夹心糖、丝光糖、桔子瓣糖、螺丝糖在市场上极为畅销。德胜糖庄能根据时令做出芝麻糖、花生糖等俏货。它们还生产出一种用芝麻仁、花生仁、核桃仁混合在一起“杠子糖”。这种糖长有12公分,厚有4公分,吃起来又香甜酥脆,是街头巷尾小孩子们喜欢吃的零食。由于德胜糖庄生产加工的糖果质量上有所保证,口味也非常纯正,在销售时只是批发,不做零售。因此和德胜糖庄有业务往来的多是京城中略有名气的店铺。
  进入腊月后,德胜糖庄和其它十几家“糖作坊”开始加工“糖瓜儿”。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民间亦有祭拜灶王爷的习俗。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奉灶神为掌管家庭饮食的神灵,认为灶神要在小年这天晚上到玉帝那去述职,玉帝对这家的奖罚全在灶神的这一张嘴上了。祭灶的祭品中最具民俗的是“糖瓜儿”。传说这“糖瓜儿”给灶王爷吃了,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甜言蜜语一番,家庭也可以平安无事。“二十三,糖瓜儿沾”这句过小年的民谣就是这么来的!
  鼓楼西大街、丁字街和棠花胡同、糖房大院的那十几家“糖作坊”规模就显得小了一些。这些糖作坊加工出来的糖果种类较为单一,以价格便宜的糖球为主。他们主要是批发给那些走街串户的小商小贩。等到“晓市”开市之后,兼做零售,卖给那些逛“晓市”的孩子。为了维持生计,有的“糖作坊”还兼营干鲜果品批发零售业务。后来随着干鲜果品业务的增长,有些“糖作坊”干脆做起了“果子行”的生意。糖房大院63号曾是陈子厚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创办的一个“糖作坊”,后来他和胡同里的齐庆魁先生都干起了“果子行”,买卖做得都挺大。
  早年的“糖市”,也算是咱什刹海地区一个热闹之处。到这里闲逛的要数妇女、儿童最多。最热闹的时候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前几天,那阵子老远就能闻到随风飘过来的糖瓜儿甜香味。由于受“晓市”的影响,胡同里的“糖作坊”一般在凌晨四、五点钟开始营业,到上午九、十点钟收摊。由于“糖市”多为坐商,政府每月只收取一定数额的清洁费即可。
  1956年公私合营后,什刹海地区的“糖市”逐渐撤销,“糖作坊”的员工由政府统一安置。像陈子厚先生以自有股份的形式并入五道口水果批发站,成了名国家的正式职工。随着这些加工糖制品的功能的消失,这些房子先后成为老百姓居住的房子。在房子改造之前,还保留着当年的样子。现在再到棠花胡同、糖房大院里走走,还能找到“糖市”残存的旧迹。像糖房大院63号门前曾有根埋入半截的四方形石柱。柱子上镌刻着“乾果类”三字。胡同角落处还有“伞柱石”、“棚杆石”等石件。“这些都是‘糖市’留给后人的历史遗迹呀。”

 

 

 


(文章转载自《北京西城报》,作者张亚群 孟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