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胜地什刹海】徐帅与柳荫街
发布时间:2020-08-13
如果你来到北京市西城区厂桥街道的柳荫街,你定会为这里的整洁秀美所陶醉,那倒映路旁的婆娑柳枝,馨香四溢的姹紫嫣红,沿街设立的雕塑、凉亭、景点、橱窗等,好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图画。
从前,这条街叫李广桥东街。建于清代的恭亲王府,现在已成为柳荫街中的重要古迹参观点对外开放。一九六二年底,徐向前元帅由东城区史家胡同搬到这里居住。从此,柳荫街就与徐向前的名字连在一起。
徐帅的住处,就坐落在这条五百米长,七条小胡同的街上。八十年代,这条街在北京市以文明著称。一九八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某部连响应中央军委的号召,提出与人民群众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口号,徐帅首先热情支持。他说:“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是新时期加强军队建设的新形式。”他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和警卫战士积极参加街道的精神文明建设。一九八二年,徐帅挥毫题写了七个大字:“柳荫军民文明街。”这一年,徐帅身边警卫战士袁满囤在什刹海为抢救落水群众而献身。徐帅十分难过,称赞他是“雷锋式的好战士”。柳荫街的居民在街头树了一尊袁满囤烈士的塑像,徐帅又亲笔题词。袁满囤的妹妹为继承兄长的遗志,参加人民解放军,徐帅亲切接见她,勉励她要学习袁满囤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徐帅亲切的关怀和地方以及部队各级领导的帮助、指导,和街道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军民共建精神文明这支鲜花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春风,已经盛开了十年。柳荫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做精神文明的市民”、“建设文明家庭”、“创文明大院”的活动,结出了累累的硕果。这条过去“脏、乱、差”的街道,变成了北京市的一条模范街。过去,街道两旁的树木稀少,无花无草,失足青年闹事多,邻里之间不和多。不过几年,街两边垂柳成荫,花香草绿。柳荫街现在已涌现出20多名精神文明建设标兵,80名文明市民,588户五好家庭,86户遵纪守法光荣户。20多个“浪子”回了头。树社会主义新风,育一代新人,呈现出一派新风尚,新道德。军民们热爱这条街,有的人家在别处分得单元楼房,还恋恋不舍得搬走。居民都说:“徐帅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居,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历来以普通公民和人民公仆的身份出现,保持了劳动者的本色。他们还说:“咱愿意和徐老帅做邻居!”
人们赞扬柳荫街,全国宣传柳荫街,大家自然而然地把它与徐向前元帅联系在一起。但徐帅总是谦虚地说:“我也是柳荫街的居民嘛!”
徐向前元帅为柳荫街建设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倾注了自己的爱,曾先后为柳荫街五次题词,七次作指示,三次接见共建领导小组成员。元帅平时生活非常简朴,始终自俭自律,但1988年听说柳荫街军民修建社区服务中心时,以“柳荫人”的身份,率先解囊,捐献人民币500元。今天柳荫街成为闻名全国的典型,受到民政部、公安部的表彰,被誉为全市双拥共建标兵,并出席了全国“双拥”会议。柳荫街军民共建的大彩车早在国庆三十五周年时,就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检阅。
而今,徐帅英灵虽去,柳荫军民却始终不忘老人家的谆谆教诲,军民携手在共建之路上大踏步地走过10个年头,柳荫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柳荫街军民把拥军爱民的赤诚之心,全部倾注在为共建出力,为人民服务,为元帅增光,为柳荫共建之花添光彩上。如今,当人们漫步柳荫街头,欣赏着鲜花簇簇,翠柳青青的街景时,感受到军民团结共建、社会安宁祥和的欢乐气氛,就会更加怀念敬爱的徐向前元帅。
来源:畅游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