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胜地什刹海】郭老与银杏树(下)
新中国成立了,郭老一家结束了辗转迁移的生活,定居北京。但是没有想到,1953年夏天,从广西土改归来不久的立群夫人因为过度紧张,患了严重神精衰弱。病痛折磨着立群,也给这欢快的家庭笼罩上一片抑郁的气氛。第二年春天,立群夫人被送到南方治疗。在她离开北京的第二天,郭老便带着孩子们去西郊大觉寺,从有“银杏之最”的大觉寺林场选回株手腕粗细的树苗,种在当时西四大院胡同五号寓所的空地上。从此,这株银杏树便和郭老一家朝夕相处,成为这个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郭沫若故居内的银杏树
郭老为这株幼苗取定“妈妈树”。显然这寄托着父亲对膝下六个孩子的希望,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让远在外地的母亲安心养病,像“七·七幼稚园”的孩子们一样,能吃苦,不怕难,有志气,有精神。“妈妈树”这三个字里也渗透着郭老对立群默默的祈愿,祝她像银杏树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早日康复。郭老的祈愿实现了。立群夫人经过长年的治疗,终于顽强地生活下来,而且在郭老的指导下练就了一笔遒劲的书法。1963年前后正是于立群的书法最有光彩的时候,郭老亲手栽种的“妈妈树”开始结果了。这年秋天,“妈妈树”和郭老一起搬进前海西街的新居。
岁月流逝,草木有情。15年之后郭老病逝。仅仅相隔9个月,在1979年的初春,立群夫人亦随之而去。这一年,“妈妈树”结了多得惊人的白果,几乎耗尽了全身的养分。第二年它异乎寻常,从春到秋,只有几片像指甲般大小的叶子半绿半黄、稀稀落落地吊在枝杈上,它近乎枯槁了。据林学家们说,银杏树是一种很少发生病害的树种,“妈妈树”的病症是十分奇特的。
几年过去了,“妈妈树” 总算逐渐恢复了些元气。可是,意外的不幸又落在它的身上,1989年立群夫人去世10周年的时候,一场雷雨前的狂风折断了它的主枝。本来,在郭老故居庭院中的十株银杏树里,要数这株“妈妈树”的年龄最大,多难的经历,使它比其余几株银杏要逊色得多。尽管如此,它仍然把它的枝干努力伸向云天,它那顽强的毅力给人一种无声的鞭策。这正是郭老所崇尚的银杏的风格。
来源:《京华胜地什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