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兴华胡同13——陈垣故居



发布时间:2019-06-28
 


西城区兴华胡同13号(原为兴化寺街5号,上世纪60年代改今名),是一座典型的老北京的四合院。从这座院子往西几步,穿过一条狭长的甬道北行,就是定阜大街的辅仁大学旧址。它东临什刹海,西距嘉兴寺不远,南行马路对面就是北海后门。它坐北朝南,灰砖灰瓦。门前有四级石阶,两扇大门油漆已斑驳,但两边的一副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仍清晰可读。门前原有一对石狮。进入大门,影壁迎面而立。向左行,就步入这两进院落的前院。前院不大,长约六七米,宽约十六七米。南房是套间,比较宽敞,原主人在世时,是他会客的地方。西厢是厨房和保姆住的地方。老保姆有时在这小小的院子里放养几只小鸡,给院子增添了几许生气。房子外面有两株有几十年树龄的海棠树,春天繁花似锦,秋天红果累累。穿过垂花门,就进入后院。它比前院大两三倍。东西厢房各三间。东厢房是亲友来时住的客房。西厢房则是主人的书库和抄书先生工作间。他四万多册藏书,大都是线装书,整齐地码在书箱上,书箱则放在书架上,书架一排又一排,因为书太多,两排书架之间的空间很窄,主人戏称之为“胡同”。他对自己藏书的位置非常熟悉,有时要查某书,会让助手到第几胡同第几架第几箱去取,从来没有出错过。北屋五间,西边是主人的卧室和卫生间,东边是助手的工作室。正中的堂屋,是主人的工作室,有时也作为会见客人的地方。室中经常轮换悬挂主人珍藏的清代著名学者的墨迹,还有一块匾额高悬室中,题字者是著名的爱国人士英华(字敛之),匾上四个大字为“励耘书屋”。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居住在这里的就是励耘书屋主人陈垣。   

 

 

他是一位大史学家。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国际地位还很低的时期,他就被中外学者公认为世界级学者之一,与王国维齐名。上世纪30年代以后,又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他的许多著作,成为史学领域的经典,有些被翻译为英、日文,在美国、德国、日本出版。毛泽东主席称他是国宝。
    他也是一位大教育家,一生从事教学74年,教过私塾、小学、中学、大学。他任大学校长46年,为祖国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桃李满天下。他对教学极端负责,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创立了不少新课程,沿用至今。
    他是一位炽烈的爱国者,青年时代就投身反帝反清斗争,一生与时俱进,1959年,以79岁的高龄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陈垣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广东度过的。民国成立,1913年,他以革命报人的身份当选为国会议员,从此在北京定居,直至逝世。

从1913年来京至1971年去世,他在北京生活了58年,他一直租赁房子,这58年中,他一共换过8处住所。头八年住宣武门内象来街,以后六年住西安门大街,有三年住翊教寺(今育教胡同),又住过丰盛胡同,1932年至1937年住米粮库,与胡适做了多年邻居。抗战爆发当天搬南官房口,一年零两个月后又搬李广桥西街(今名柳荫街),十个月后的1939年7月16日,搬到兴化寺街5号,从此才安定下来,整整住了32年,直到去世。兴化寺街5号(今兴华胡同13号)是陈垣在北京,也是他一生,住得最长的地方。他在这里度过了生命最后三分之一的时光。
    他搬到这里的时候,卢沟桥事变已经爆发两年,北平正处在日本军国主义铁蹄的统治之下。当时北平的一些国立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都迁到了大后方。但还有许多没有条件离开沦陷区、又不愿在敌伪注册的大学教书、读书的教师和青年学生,纷纷来到陈垣担任校长的辅仁大学教书、读书。这是因为辅仁大学有德国教会的背景,是当时沦陷区唯一不向敌伪注册的大学。陈垣也以保护、教育这些教师和学生为己任。

从1939年7月搬入兴化寺街5号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结束,陈垣在这6年中,以这座貌似宁静的小院为阵地,对侵略者,对卖国投降的汉奸,口诛笔伐。
    他在课堂上,选择那些能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篇章作为教材,反复勉励学生要坚持民族气节。他还借返校节的机会,以讲“孔子举办运动会”为题,公开斥责那些认贼作父的汉奸。

除了到学校办公、上课,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外,他足不出户,每天凌晨四时起床,在这座院子里写下了一系列既有很高学术水平,又极富战斗性的著作。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丰盛的时期之一。
    他这时写的《明季滇黔佛教考》,讲的是明末清初在云南、贵州一带僧人的事迹,当时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长、并从事地下抗日工作的著名文字语言学家沈兼士读后,赠诗陈垣,称赞这部书:“傲骨撑天地,奇文泣鬼神。一编庄诵罢,风雨感情亲。”这部历史著作所以能激起沈兼士这样的感想,是因为当时他所写的关于道教、佛教等宗教史著作,“言道、言僧、言史、言考据,皆托词,其实斥汉奸、斥日寇、责当政耳。”
    这个时期,辅仁大学的一些中青年教师,经常到陈宅看望陈垣,请教学问。前院的南房就是他们会面的地方。时间长了,有些人就戏称他们是“陈门四翰林”或“南书房行走”。这四位中青年教师,后来都成为很有成就的学者,他们是:余逊、柴德赓、启功、周祖谟。

1948年,“中央研究院”选出了81名院士,这是当时最高的学术荣誉,囊括了文、理、工各学科的精英。在私立大学中,只有辅仁大学出了两名院士。除陈垣外,另一位是著名的目录学家余嘉锡。他也住在兴化寺街,离陈宅不到百米,同在路北,门上挂着“武陵余宅”的牌子(余是湖南常德人,常德旧称武陵)。不但是辅仁出了两名院士,兴化寺街也居住过两名院士。
    八年抗战胜利,陈垣与许多人一样,满怀喜悦,满怀希望。但国民党的所作所为,使他再一次失望。1948年底,南京国民政府三次派飞机到围城中的北平,要接陈垣和其他一些著名学者南下,陈垣坚决拒绝了,他要留下来看看这新社会究竟是怎样的。1949年1月底,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年近古稀的陈垣在学生的陪同下,从兴化寺街5号步行到西直门迎接解放军,迎接解放。
    1952年辅仁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陈垣就任北师大校长,直到逝世。1954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二所所长。他还是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

晚年仍为培养青年、扶持后辈竭尽心力。同时笔耕不辍,继续从事研究,并主持《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的点校工作。
    陈垣于“文化大革命”中的1971年6月21日病逝于北京医院,享年91岁。家属遵照他的遗嘱,将他珍藏的4万余册图书,近两千件文物和一生积蓄全部交公。图书及大部分文物现藏国家图书馆,281件珍贵文物现藏首都博物馆。4万元存款交北师大做党费。
    陈垣逝世一周后,北师大宣传队收回了这座四合院,七八户人家陆续搬进来,成了大杂院。北屋五间,住的是白寿彝。他是陈垣在燕京大学任国学研究所所长时的学生,后来任北师大历史系主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原住院内的各家,除了前院的两户外,都分配了房子,搬出了这个院子。北师大近年对这座院子进行了整修,北院现在是辅仁大学校友会的办公室,院内安置着一座由校友捐赠的陈垣塑像。正屋现在悬挂的是启功题的“励耘书屋”牌匾。四周挂的是陈垣一生不同时期的照片。每年辅仁大学的返校节,包括台湾辅仁大学在内的校友会来聚会,也有一些国内外的学者、学生前来参观。
    故居现已为西城区的文物保护单位。(曾庆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