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贤堂记录下他的陋室德馨


发布时间:201812-13


 黑、白、灰三色勾勒,小桥流水人家。吴冠中的画里,江南水乡是永恒的主题。出生于江苏宜兴,成长于浙江杭州的他用尽笔墨追寻故乡的山水。然而,遥远的北国,首都北京才是吴冠中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第二故土,在什刹海前海北沿18号会贤堂旧址里,他和家人整整生活了二十五载。
  吴冠中与会贤堂可谓相逢于彼此的坎坷时光,相伴走过艰难岁月。文人墨客,简居陋室,古来相衬。

昔日名流会所落魄成为大杂院

1950年,31岁的吴冠中带着回报祖国的满腔热忱,乘“马赛曲号”游轮,自法国归国。历经东城东四魏家胡同、东城大雅宝胡同、清华园、恭王府西侧院,终于在1958年,任教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搬入会贤堂旧址,定居下来。
  会贤堂原是清光绪初年(1875年),礼部侍郎斌儒的私邸。后被张之洞的厨师看中,作“会贤堂饭庄”,周围的达官贵胄,社会名流常来此会聚。清末民初,梁启超、王国维、谭鑫培、梅兰芳等文艺界名流都曾多次到访,一时风光无俩。然自卢沟桥事变后,这里就成了伪满洲国的驻京办事处。1947年,被当时的辅仁大学购得。1952年,辅仁大学被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后中央音乐学院从中分出,会贤堂即被它们用作教职工宿舍。此时的会贤堂院子里,平房渐起,成了脏乱的大杂院。 

会贤堂旧貌

会贤堂现状

人生低谷激发创作灵感 
  可以说此时的会贤堂正是历史上最衰败的时刻。居住在此期间的吴冠中也正是人生中最为艰难的时光。经受“大鸣大放”时期的打压,画作风格的质疑,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下放,和妻子朱碧琴感情渐生嫌隙等多重压力,苦苦挣扎。
  他曾在自传《我负丹青》中写道:“五八年我们搬入附近的会贤堂大杂院,大、杂、脏、乱,几十户住家,只两个公共水管,一个厕所,尤其厕所脏得无法跨入。”除了生活条件颇为艰难,更为不便的是做了画,“须拿到院子里推远看,或者就在院子里画”。
  当然,对此处,吴冠中也不尽然是不满。住户们直接泼在院里的脏水,倒成了花草的沃土,滋养了一丛浓郁的木槿,遮盖破败门庭,还吸引先生以此作了一幅油画。可惜,如今画作已流落海外。夏天,也有心情苦闷或舒畅时,在北海公园散步的悠闲时光。  
  也正是居住在此的阶段,先生创作了《瀑布》、《长江万里图》、《鲁迅故乡》、《长江三峡》等在内的一众代表画作。可见,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生活条件的艰苦,总是能滋生无限的创造力。

居住25载搬离 旧屋终成记忆 

尽管因为家中门牌号是13,不太吉利,吴冠中将自家称为13号凶宅,却也在告别旧屋时,感慨“我们永难忘怀于这生养了我们一家的古老的破房。”或许除了那总在画中,难以归去的江南,这座旧屋也是先生心中一段难舍的记忆。
  现在的会贤堂已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却早已没了传下一段佳话的蔡锷,小凤仙;没了元代的关汉卿、赵孟頫,明朝的李东阳、袁宏道,清朝的纳兰性德、曹寅,近代的梅兰芳、郭沫若、宋庆龄、徐向前等名人义士;也没了那个一心一意,苦苦作画的吴冠中。而今的我们也只能像冠中先生当年向外宾介绍那般,“强调这旧楼当年的豪华史及门前什刹海曾出现过的繁华集市”了。
  先生离世已经八年有余,空余这座命里相交织的堂院乏人问津。散落在时光里的点点旧事和风流人物,你可否还记得? 
 

 

 

 

   来自|什刹海文化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