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建筑的“进”与“出”    


   

发布时间:2020-11-26

古都北京的老建筑以平房为主,在北京城中,人们对于平房建筑的规模有这么一种说法:几进几出。“在当下,很多人都将其意会成了平房院落的占地规模,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什刹海地区文化学者屈祖明先生说道。      

     

屈祖明先生介绍,在古代北京城的建筑设计中。“几进几出”实际上是一种筑墙的手法。古代的房屋建筑材料大多以砖混结构为主,通常情况下房屋四角使用砖石砌筑墙体的转角,用以保证建筑的稳固和承重能力。在墙体的其他部分,古人为节省建筑材料通常使用碎石和砂土进行填充。为保证碎石砂土为主的墙体填充物不外泄坍塌,四角的墙体通常会修筑成纵向锯齿形。屈祖明说:“这种筑墙方法从外面看,在墙体转角和填充物交汇的地方会有锯齿状的痕迹,这种锯齿的凹凸数量便被称作‘几出几进’。”
珠链动态分割线 

据了解,在现代建筑学上这种筑墙方法被称作“马牙槎”,是一种在建筑物构造柱体和墙体材料不同无法共同砌筑时为了保证墙柱稳固的砖墙砌筑方法。屈祖明介绍:“在古代,这种砌筑方法将盖房多余的渣土都砌进墙壁之中,最大程度利用了建筑中产生的渣土。”据屈祖明介绍,这种做法既节省砖石的用料,也减少了建筑渣土的外运工作。“用今天的标准看,这也是一种很环保的建筑方式。”屈祖明说道。

在北京城中,这种方式砌筑的民居曾一度盛行。根据房屋的墙面高低、填充内容不同,马牙槎的数量也会有变化。其中民居比较常见的是“五进五出”的马牙槎。在什刹海金丝套保护区,至今还存留有大量采用此法砌筑的砖混结构。 

珠链动态分割线 

南官房胡同位于什刹海金丝套保护区内。清乾隆年间称“南官府胡同”,宣统年间改名为“南官坊口”,直到1965年才变更为现在的名称。南官房胡同全长约545米,是北京城区内较长的胡同    

     

历史上的南官房胡同在清末时期曾被提供给众多外省来京做官的人作为在京住所。在民国时期,由于此地离辅仁大学很近,当时曾有众多在辅仁大学任教或就读的文人学者在此地居住。在民国时期,什刹海南官房已经成为了辅仁大学师生交流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昔日辅仁大学的校友郝德元曾作诗:“什刹海畔景色优,前人房地后人收。昔日帝王堂前燕,飞入辅仁校友楼。” 

解放后,南官房胡同一直作为居民区,后被划入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目前南官房胡同基本结构保存完好,大量民居古建筑依然存留有明清时期的结构,胡同里至今留有当年辅仁教授顾随、国际友人沙博里等名人的故居。是北京历史城区民居建筑研究不可多得存留样本。

小知识:中国古建筑的一些常见名词     

丁头栱:位于梁下的半截栱。原由串枋出头部分做成,后成为梁头下的装饰。     

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     

山墙:斜屋顶的倾斜平面端构成的垂直三角部分。     

斗栱:柱子顶端的斗与栱合称,支撑主梁。     

台基:建筑下突出的平台。     

柱廊:建筑有列柱的门廊。     

脊饰:装饰用的尖顶饰,通常位于墩、三角墙顶端或侧面。     

瓦当: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著有花纹垂挂圆形的挡片。     

来自丨什刹海文化月刊《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