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的小知识


发布时间:2020-11-26


北京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天安门广场、正阳门,至永定门,全长约 7.8 公里。其发展演变与北京老城同步,创建于元代,形成、完善于明清两代,历经750余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古代都城严谨对称格局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且历史悠久的城市轴线,被认为是中国都城规划的经典之作。



北京中轴线自元大都始建,至今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始建元大都,确定了今天中轴线的位置,北起“中心台”(今钟鼓楼一线)南至丽正门(今天安门附近),全长约3.8公里,为初建阶段。现地安门北大街的万宁桥为元代遗物;



140年后,明永乐四年(1407年)修建北京内城,沿用元代中轴线方位,将南端延伸到正阳门,全长约4.8公里;



再140多年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扩建北京外城,中轴线南端点再次向南延伸到永定门,全长约7.8公里,至此为中轴线的格局形成阶段;



此后明、清两代主要对中轴线上的建筑群进行了局部改造与调整,为中轴线的完善阶段。



1914年,社稷坛作为中央公园开放,原皇家空间相继成为公共空间,开启了中轴线的公众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北京对天安门广场的改建,延续了中轴线传统的城市布局思想,同时也赋予了北京中轴线新的当代功能。

 

 

 

内容来源:北京城市规划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