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建筑再利用样本调查 老人·老地方·老房子·新味道



发布时间:2020-10-23


什刹海文展中心,烟袋斜街旧时场景模型。

 

 

引游客▶什刹海广福观寄托乡愁
  秋日时节,烟袋斜街一座朱漆拱门的古典建筑引得不少游人驻足拍照。门前石碑上“广福观”三个大字,揭示了它的来头。推门入内,三进四合院恢宏敞亮,令人顿生“别有洞天”之感。
  去年7月,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于此处落成。华翰文化遗产博物馆研究院是文展中心的第三方运营机构,项目负责人王梓漪介绍,广福观建于1459年,曾为总理全国道教机关“道录司”的所在地,民间消防组织“安庆水会”也曾设立过,后逐渐变为民居,其实就是大杂院。
  2008年,什刹海街道完成广福观内住户腾退,开启修复工作。工作人员在三清殿发现多组明代彩绘。2011年,广福观被认定为北京市文保单位。
  在王梓漪看来,什刹海地处大运河文化带和中轴线申遗交会点,有非常多文化遗产,但又是散落的,文展中心相当于一个平台,可以将它们进行集纳。“游客来到后最先打卡的就应是这里,为什么都说‘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为什么它是重要的漕运之所?它的周边都有哪些景点名胜?看了展览就能找到答案。”
  文展中心共计六大陈列展厅,包含百余件展品。无论镇水患的“蚣蝮”,还是贩夫走卒的旧时场景,都能勾起游人兴趣,也能妥善安放原住民的乡愁。
  王梓漪回忆,开馆不久有一位阿姨,早已搬离什刹海,偶然听说文展中心,便进来参观了一番。“临走时特意找到我们,握着我的手说太好了,一进来就像回到了小时候。”还有位80岁的老先生,家住柳荫街,打小在这片长大。“知道文展中心落成,特意送了我们一本书,都是他画的儿时场景,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