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京城一景——什刹海前海的那座响闸
“响闸”,发巨大声响的水闸叫响闸。前人留下的文字中,记载最多的是什刹海前海的那座响闸。原先德胜桥下的水,从西向东,流进前海,是走一条与后海平行的河(月牙河)。河上有几座桥,像李广桥、三座桥等。为调控水量,河水进前海处有一座水闸。河水被拦,水位提高。水位高,落差大。水流从高处砸下,发出很大的声响,激起很高的水花。细碎水珠飘散如雾。声若滚雷雾似烟,城里人少见这样的景象,不少人专程前来领略奇观。“响闸”,传遍了四九城。水自高处飞流直下就是“瀑布”,成了景点。唤作“石闸听瀑”、“响闸烟云”。什刹海一度变作石闸海,住在白米斜街的张之洞来赏荷花,有人拉他喝酒,他作诗婉谢。诗的标题里就写作石闸海:《晓起至石闸海看荷花,奇克坦泰观察邀入水轩置酒,素不识主人,赋诗谢之》。
响闸成为一景,和明朝的高官诗人李东阳(号西涯)有直接关系。他先住在积水潭边上,后来搬到府右街路西的胡同里,他住过的胡同,被后人称为“李阁老胡同”,改叫力学胡同了。他把积水潭叫“西涯”,写了一组咏《西涯八景》的诗。八景是:“银锭观山、谯楼更(夜)鼓、西涯晚晴、景山松雪、白塔晴云、响闸烟云、柳堤春晓、湖心赏月”。他作诗水平高、成就大,是当时诗坛坛主,受当世和后世推崇。以李东阳的地位、名气,给响闸做宣传。影响面大,感染力强。响闸走红。以点带面,周遭也日渐繁荣。当年自响闸往西往北,月牙河沿岸,李广桥一带,小桥流水、密柳成荫,清幽雅静,京城市井百姓、骚人墨客纷纷前来观看奇景,休憩消夏,避暑纳凉。
李广桥,现在知道它的人不多了,说柳荫街,都会说知道。柳荫街就是当年的李广桥。这片区域从明朝起延续了几百年,都是走红的休闲场所。社会变动,也只是短暂一时的“风流消歇”。
清末沈太侔《春明采风志》记述:“什刹海,地安门迤西,荷花最盛,六月间士女云集,皆在前海之北岸。同治间忽设茶棚,添各种玩意。”这里的“前海之北岸”,是同治、光绪年间在今天烤肉季附近,搭茶棚、盖饭馆,建房屋。士女云集的市场被挤到前海。《天咫偶闻》里描绘说“都人游踪,多集于什刹海,以其去市最近,故裙屐争趋。长夏夕阳,火伞初敛。柳阴水曲,团扇风前。几席纵横,茶瓜狼藉。玻璃十顷,卷卷溶溶。菡萏一枝,飘香冉冉。”要口头上说就是:“北京人都爱逛什刹海,它离大街最近,所以穿裙子的、蹬趿拉板儿的(男女老少)都往这儿来。夏天太阳下去了,像头上的火伞收敛起了。树下水边,搧着扇子。小桌凳子,随便摆着。茶壶茶碗,瓜果梨桃。吃的喝的全有!像玻璃一样的大水面,看着痛快。水上的荷花,一阵阵飘香”。您瞧,多美!
这个市场端午节后开市,到七月十五中元节盂兰盆会一过,天气凉了,开始收市。六七月间是最热闹的。
民国初年市场增加经营项目,日常生活用品,古玩字画、手工艺品,百货云集。戏剧、曲艺、杂耍,说书的、唱大鼓的、拉洋片的,百戏杂陈。原有的京味小吃,湖里的鲜货:菱角、莲蓬、嫩藕。应有尽有,老少咸宜。这里能满足各类需要:看风景,赏花草树木,不用买票。想解馋,各种美味、时鲜,随意挑选。要开心,有节目开演,听的看的,喜欢什麽有什麽。有购物欲,更方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当年鲁迅在教育部上班的时候,和陈师曾一起来过,喝茶,买葡萄吃。胡适也来逛过,买了一幅小画和一尊小佛像。作家们,特别是老舍先生,不吝笔墨。写什刹海、写什刹海的市场。说这块地儿,雅俗共赏,是名不虚传。
现在的什刹海进入新的消费阶段,省心省力的物质消费随处可见。即使响闸还在,也没人去听“瀑声”去看“烟云”。一代有一代的繁华。
北京有城墙的时候,出城进城走城门。水呢,流进流出走水关,城墙砌涵洞。有的水关除铁栏杆外,还有水闸,也是“响闸”。西便门东就有,阜成门护城河往南流,到西便门外分叉。一股西去流经西便门、广安门、绕一圈到东便门,是外城护城河。一股继续向南,走西便门东城墙的水关。经前三门到东便门,是循环一圈的内城护城河。
水关涵洞内铸铁栏杆上下横梁,中间立柱。方柱,粗细10公分以上。横梁铸出方槽,上下对应。在现场组合安装,立柱棱角向外,减少阻力,缩小间隙。栏杆外是水闸,涵洞左右两侧有立着的槽沟,大厚木板,横插入槽,挡住城外的水。水从一米多高的板上溢过来,砸在闸内水面上,也是水花四溅、轰响如雷。面对面大声喊话,只见口动,听不到声音。这一景象,现在见过的人也不多了。
(转自老北京网:pan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