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鼓楼大街与鼓楼西大街 元大都的历史遗存



发布时间:2019-09-27


元大都是元朝统一全国后规划设计的新都,是我国古城规划的经典之作。明、清两代主要是改建宫城和皇城,对全城的街道系统未作大的改变,使元代规划的街道得以保存。现在北京内城东西长安街以北的街道基本上是元大都的旧街。能有七百年前的街道遗迹保存在现代化大城市的中心,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是足以使国人为之骄傲,也应该是我们倍加珍惜的。

旧鼓楼大街与鼓楼西大街,是刘秉忠奉忽必烈之命规划大都时,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理想要求设计规划出来的。几百年来,它的走向、宽度基本没有变,是元大都街道的重要历史遗存。在这两条老街之间有多条同样古老的胡同、庙宇、民居。

 

旧鼓楼大街的南端是元代鼓楼“齐政楼”

现在的旧鼓楼大街上并没有鼓楼。现鼓楼的位置在街的南口东侧百余米。然而在元代,鼓楼恰在街的南口。元代的鼓楼称“齐政楼”,形制与现鼓楼相似,后塌毁。
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明代的鼓楼建在了元代鼓楼的东侧。

旧鼓楼大街虽在元代已成街,但街名始见于清乾隆《京城全图》,称药王庙,因在街的北端路西有一座药王庙而得名。清末分为两段,以大石桥胡同东口为界,北段称北药王庙,南段因曾有元代鼓楼,而相对于明代鼓楼已是旧鼓楼,因而称旧鼓楼大街。1965年南北两段合并,统称旧鼓楼大街。

大街的北端原为明清时的内城北城墙。1950年11月,为解决城内外交通,将街北端城墙拆除开辟为豁口,同时拆除了影响交通的药王庙,旧鼓楼大街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旧鼓楼大街

刘秉忠在规划元大都时,所有的街道都设计得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横平竖直,循规蹈矩,如棋盘般规整。但在什刹海畔他却遇到了难题。什刹海碧波荡漾,从西北向东南斜卧在元大都大内的北部。在这片水域的北岸是沿着水的走势,开辟一条斜街,还是不顾水的走势,硬生生地开辟出一条直街?

运筹帷幄、学识渊博的刘秉忠不愧是规划大师,他在统观全局后在这里做了变通,在什刹海北岸重重地画下了一笔斜线,顺着水域的走势,依着漕运码头建设了一条斜街。
斜街建成后成为元大都最繁华的街市,与鼓楼前后的市场连成一片,成为面朝后市中的后市。沿街酒楼、歌台、茶肆林立,米市、面市、皮毛市、缎子市连绵不断,京城各色人等纷至沓来,摩肩接踵,车辆熙来攘往,好不热闹。

据史书记载,斜街的北边曾建有金兀术的宫殿,元代是翰林国史院。街两旁建有众多寺庙:万寿弥陀寺、佑圣寺、瑞应寺、广仁寺、寿明寺、真武庙、果子观……

七百多年过去了,这条斜街现在称为鼓楼西大街。街的西北通向德胜门内大街,东南端连着鼓楼,虽然什刹海水面变小了,它不再临水,但依然伴着湖岸的走势,从西北斜向东南走向始终未变。

古老的西绦胡同发掘出多处元代民居

西绦胡同东西走向,在旧鼓楼大街西侧与德胜门东大街平行,是明代北城墙南移后,内城最北边的一条胡同。隔旧鼓楼大街与东城区的中绦胡同、东绦胡同相连接,历史上曾是北城东西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北城最长的胡同之一。

西绦胡同在明代张爵所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就有记载,称西绦儿胡同,清代仍沿用,至晚清简化为西绦胡同一直使用至今。但西绦胡同的形成要早于明代,或许在元大都建设初期已有,因在这条胡同内发掘出多处元代民居遗址。

1965年在西绦胡同59号发掘出一处元代民居遗址。墙壁为碎砖砌成,房内地面低于门约40厘米,房内仅一灶、一炕、一石臼,显然是一户贫困人家的住房。

1972年,又在西绦胡同近西口处路北发掘出一处元代遗址。此处规模较大,现存遗址为长方形,长达34.6米,宽11米,建在一砖台基上,并有散水及明沟。在遗址内还出土了不少陶瓷器,有龙泉窑的菊花叶洗、双桃盘、高足杯,还有钧窑水盂、黑陶罐等,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在西绦胡同东口以南有一曲折的小胡同叫双寺胡同。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神宫监太监刘嘉林捐出自己的住宅建立寺院,建成后赐额广济寺。明成化十六年尚膳监太监刘祥等出资改建,将寺一分为二,东区称嘉慈寺,西区仍称广济寺。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三次重修。第三次重修后赐名双寺,胡同也因而得名。现东区嘉慈寺三进殿堂均已无存,西区广济寺中轴线上的部分殿堂仍在,并基本保存原格局,现在是双寺胡同11号,为健康报社使用。

双寺胡同中,原有一小学,名双寺小学。小学因坚持多年学习雷锋成绩突出,于1990年被北京市教育局命名为雷锋小学。现在雷锋小学的校门开在西绦胡同甲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