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袋斜街的故事|漫话中轴线
北京城的中轴线是世界上唯一的建筑艺术轴线,始建于1272年。全长7.86公里,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至元九年,元世祖忽必烈营造大都时起,嘉靖三十二年加修外城后,南端延长至永定门。清沿明制,然后民国、新中国至今740多年。
这条并非是一条笔直的子午线,在它穿过的城郭里,曾有无数的故人故事,是古都北京的象征也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是我们的根。
烟袋斜街,在地安门外北端,小时候从家里走着去什刹海,必走这里,斜穿过去,很近。最近几年,一番修整之后,酒吧、时尚小店、古玩铺子,还有个大清邮局,大凡头回到北京来旅游的人,都要到此地走上一遭。
“大清邮局”还在营业
斜街,因为“沿海”而斜。论其形成年代,大概其要追溯的(到?)元代去。想当年,通惠河的终点码头就是什刹海。至元二十九年(1219)的春天,世祖忽必烈采纳水利专家郭守敬的规划方案,“引昌平白浮诸泉入大都西门水关,扩充积水潭容积,使水由万宁桥东南流,出城东水关,经大通桥直至通州……京杭大运河与大都城终于首尾相衔,南粮北运的漕船可以径直驶至天子脚下。”《元史》用“舳舻蔽水”四字描述当时的盛景,元世祖眼中发达的漕运,已经无法想象。因为是码头终点,商业繁荣延续了几百年,到清末依然是买卖铺户扎堆,文人墨客也爱到此相聚。从前海的北边过来,往地安门外大街去,斜穿着走是捷径,或者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于是有了斜街。
烟袋斜街东口的老字号——宏吉纸店
这条最老的斜街,原名鼓楼斜街,出自《日下旧闻考》。后改烟袋斜街,源于斜街东口“双盛泰”烟袋铺幌子,那个大烟袋,黑烟袋杆儿,金烟袋锅儿,特别醒目。烟草传入中国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因自菲律宾入关,又叫吕宋烟。
后世,不论旗民,大都有吸旱烟或水烟的嗜好,所以,烟袋的需求量很大,故而借幌子成街名。南城的旗人在纸烟尚未流行时也是抽旱烟或水烟的,为什么南城没有关于烟袋的街呢?
这条最老的斜街,原名鼓楼斜街,出自《日下旧闻考》。后改烟袋斜街,源于斜街东口“双盛泰”烟袋铺幌子,那个大烟袋,黑烟袋杆儿,金烟袋锅儿,特别醒目。烟草传入中国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因自菲律宾入关,又叫吕宋烟。
后世,不论旗民,大都有吸旱烟或水烟的嗜好,所以,烟袋的需求量很大,故而借幌子成街名。南城的旗人在纸烟尚未流行时也是抽旱烟或水烟的,为什么南城没有关于烟袋的街呢?
首先,斜街的地理位置好,就在鼓楼前,那是旧时京城最热闹的商业街之一;第二,附近王府多,往来人等就多;第三,不长的斜街之上,商贾云集,不单单是卖旱烟袋和水烟袋,还有装裱字画和贩卖古玩玉器,另有钟表铺、裁缝铺、绱鞋铺、油盐粮店、豆腐坊、弹花坊和杂货铺,有卖糖葫芦、吹糖人的摊子,也有扎灯笼、风筝和剪纸、面塑等民间工艺品的小店,利百姓。还有三元伏魔宫、广福观,善男信女逢时必来,再加上临海有烤肉季、庆云楼、后门桥有合义斋,另外,卖包子炒肝和爆肚儿的小饭铺比邻,人群熙攘,热热闹闹几百年。直至1956年之后,慢慢沉寂下来。
烟袋斜街东口,有个鑫园浴池,很有名。有名在开店之人是大太监李连英的嗣子李福庆。李莲英中年之后,从自家四兄弟里,各过继了一个侄子为嗣子。这四个儿子中,有花天酒地的,有办京剧班子唱戏的,有在载涛的军咨府里当录事的,只有三子李福庆是认真念书的,而且参加过科考,却因“文思较慢”未能考上。转而从军,做御前卫士。庚子事变,护着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去了西安,最后官至副将。文思慢的人也因跟在帝后身边,把清朝的腐败无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西安回到北京后,李福庆辞去了军职,一心一意经营起澡堂子来。1928年,李福庆去世,浴池几度易主,直到公私合营。
老北京的浴池很多,盖因老北京人,主要是男士,有爱去澡堂子泡澡的习惯。泡澡,讲究的是泡和泡的过程以及所含的内容,有程序,也有仪式感。先在淋浴处洗头,清洗身体,而后进入有温水的大池子好好泡一下,之后就是搓澡。认识的人可以相互搓,讲究的人叫搓澡师傅来,从头到脚搓108下。然后再到淋浴处,打上胰子(肥皂)洗一遍身子,这算完成了泡澡的第一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走出浴池,披上干净的浴巾,接过伙计递过来的热毛巾,敷脸,然后躺在小床上,休息。伙计给沏上一壶茶,或者自带茶来,喝茶润口。要么小睡一会儿,要么叫来修脚的师傅修脚。要是遇见熟人,有下一盘棋的,有叫点酒菜小酌一番的,也有喝茶吃点心的。泡澡的和伙计们大都是熟人,天南海北地畅聊。聊够了,是第三个阶段,入小池子。小池子里是很热的水,慢慢地下去,直到热水没到脖子——到这个时候,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泡澡。要是赶上有老戏迷在,那有意思了,全身通泰之际,来几句正宗的西皮二黄,同池人算是有耳福。尾声是泡到尽兴才上来,擦干身子,躺在小床上,伙计会从头到脚的按摩一遍,穿好带来的干净衣裳,容光焕发地回家去,一次泡澡才是结束.
1956年改为国企以后,浴池的性能没变。后来不断改造,先是取消女部,然后不断缩减浴池面积。千余平米的洗浴面积,逐渐变成了百余平米,原面积改成了住宿。关张前,工作人员说一天的客人最多时有80多人,最少也有30人左右。除了附近的街坊经常来,还有一些外国人为了感受老北京文化,也会特意过来体验一下。
听说鑫园要停业,不少老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泡最后一次澡。老街坊们说,虽然现在在家也能洗澡,还是喜欢到鑫园浴池搓澡、聊天,“成习惯了,忘不了。”
2014年9月20日,100多年的鑫园浴池停业,现在是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