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什刹海的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古迹
发布时间:2018-09-05


在北京城“一城三带”文化之都的建设中,与什刹海地区有关的当属大运河文化带。元明清三代以来,自西山而下的注入大运河的流水为什刹海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盘点下大运河文化带在什刹海的文物古迹。

元代时来自通惠河上游的河水自西直门水关注入积水潭,再从积水潭经万宁桥向东南而下。在这条横穿北京东、西城区的河道旁,有着不少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地点。

汇通祠

汇通祠位于什刹海西海西北小岛上。汇通祠旧称法华寺,明代时称为镇水观音庵,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改名为汇通祠。

元代时,水利学家郭守敬兴修通惠河,将昌平白浮泉的清水用河渠引入高粱河,并拦截沙河、清河上游水源,汇聚西山诸泉,共同从此处汇入积水潭。这些注入积水潭的京西泉水自万宁桥经顺玉河故道向东注入了大运河故道,最终使得自江南北上的运粮船能够平稳地逆流上驶,直达大都城内的积水潭码头卸下漕粮。

明代时,“黑衣宰相”姚广孝在兴建北京城时将汇通祠的所在地设为了北京城重要的水关所在。引自京西的各路泉水都要经过此处汇入积水潭进入北京的内城。为了保佑水关的安全,姚广孝专门在此处建设“镇水观音庵”并修筑镇水兽。后乾隆帝治理北京水患时,重修了此处的寺庙水关并更名汇通祠。

如今已是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据纪念馆馆长李娜讲,郭守敬纪念馆于1988年开馆,馆中收藏了郭守敬的诸多研究成果以及通惠河开凿图、北京水网沙盘、大运河河道闸坝模型等北京城水利漕运历史资料。

 

积水潭码头

积水潭位于西城区的西北,元代时的积水潭包括了今天的前海、后海、西海三湖,总水域面积比三个湖总和还要大。元代时,自大运河北上的南方漕船到达大都城后最终会在积水潭码头停靠卸货。元代时,元世祖忽必烈曾用“舳舻蔽水”形容积水潭码头的繁华。

积水潭码头不仅是元代南粮北运的终点站,而且还是大都城南货北销的集中市场。来自全国的物资商货集散于积水潭码头,使得其东北岸边的烟袋斜街和钟鼓楼一带成为大都城中最为繁华的闹市。除了商贾云集,什刹海的水色湖光也汇聚了四方游人骚客,在岸边的歌台酒榭中吟风弄月,盛况空前的积水潭码头充分显示了京杭大运河的活力和影响力。

 

万宁桥

万宁桥位于北京地安门外什刹海附近,是一座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上的石桥。万宁桥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最初万宁桥为木质桥,后改为石桥。因为万宁桥位于北京的皇城后门地安门外,故而又被称作“后门桥”。

在元代时,万宁桥下曾是大运河漕粮船驶入积水潭码头的必经水道。当时的万宁桥下曾设有控制运河水位的水闸澄清上闸,如今万宁桥边仍能见到水闸的遗存痕迹。

 

 

 

文| 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