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荫街过去没有几棵柳树,而有许多大槐树。自从上世纪50年代改名为柳荫街以后开始大量栽种柳树,所以今天人们看到的是柳树成阴的柳荫街。1950年以前这里是一条小河,两岸有许多树。岸边各有一条街,即李广桥西街和李广桥东街。这条小河的源头来自北护城河,流经积水潭(又名西海)过德胜桥,流到后海。然后,一支由后海经过银淀桥流入什刹海(又名前海),而另一支则从后海流经李广桥,恭王府门前,龙头井,再经过三座桥,流到什刹海汇合进入北海,而后进入中南海。所以恭王府(即和珅府)门前是曾有一条小河的,而当时什刹海的水通过后门桥与大运河相连。后门桥处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清代的粮食从南方可直接运抵后门桥和什刹海。
李广桥的由来,据传古代大将军李广打仗后胜利归来,进德胜门,走德胜门大街过德胜桥,来到这座桥,从而得名李广桥。由于小河改为暗渠,李广桥拆掉了,街名也因此改为柳荫街。
李广桥地区的风景优美,被后海和什刹海水系所环绕,好似江南风光。自古以来许多名人居住在这里。一些有名的大、中、小学也落户在这里。历史上李广桥地区就是一个文化区,应是什刹海文化的发源地。
今天柳荫街一改过去的幽静,什刹海地区的胡同游,成为当今中外游客的重点游览项目。许多中外游客手持地图漫步在柳荫街上,四处寻找老北京人的足迹。但是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柳荫街的地下竟然还流淌着一条小河,这条小河上曾经有一座叫做李广桥的小石桥,它曾传播着中国的文化,是“什刹海文化”的一条根。
文|北京青年报 李希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