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初名叫法华寺,亦称镇水观音庵。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后赐名汇通祠。祠堂建在西海西北角的土山之上,四面环水。内有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立的乾隆帝御制诗碑等历史遗存。
西水关位于汇通祠的北侧。当年为了引北护城河水流入西海,在北城墙下开了一个洞穴,并在洞穴的北侧安有控制水量的水闸,此水闸又称“水关”,亦称“西水关”。护城河水由洞穴入城后,水流湍急,为了阻挡水势,在西水关南侧设有一体型硕大的石螭。流水冲向螭口后发出震耳的轰鸣,并形成石螭迎水倒喷的奇特景观。之后河水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东西两侧的引水河中。因此,此石螭又有“镇水兽”、“分水兽”之称。
为了阻止人员随便出入,在闸口处设置铁栅栏,亦称“铁棂闸”。《日下旧闻考》记载为“水关在德胜门西,石螭在南岸,水由城墙入处,今名铁棂闸。盖闸口密植铁棂,以防人之出入,而无碍于行水也。”
在明清时,西水关的水景为北京城里一大名胜,被称为“游,则莫便水关。”《诗文荟萃什刹海》一书中收录了方逢年的《水关夜憩》、《重游水关》;韩四维的《再饮水关》;高珩的《水关竹枝词》(三首)、《水关》(四首)等10余首与西水关有关的诗文。
为了供游人欣赏西水关的风光,明时在庙宇与北城墙之间修了一座叫太平桥的小桥,桥横跨于水流之上,游客登临其上,即可观看护城河水的入城之势,还能聆听水流冲击石螭的声音。
太平桥得名与东侧的太平庵有关。太平庵位于西顺城街60号,为明嘉靖十年(1531年)所建,叫滇省香火院。后因在寺内掘出刻有“太平庵”的石碑,故改名太平庵,亦称太平院。1938年冬,曾任北洋政府大理院院长的余棨昌先生得到此院,修建后改为家祠。临湖曾有栋“濯梦楼”,余先生撰写的《故都变迁纪略》一书作于濯梦楼上。除此以外,在汇通祠与太平庵之间有条南北走向的小胡同,亦称太平胡同,1965年时并入西海北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