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后门桥


发布时间:2018-05-14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刹海的这座白色石桥——万宁桥,俗称后门桥。旧时北京人称正阳门为前门,地安门为后门,万宁桥在地安门之北,所以就称为后门桥。它是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在北京城的发展史上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早在唐代时,这里就有一条从现在前海向东南流向龙潭湖方向的小河,在河的北岸建造了刚才我们讲过的火神庙。金代时,为了方便住在小河南岸的民众到火神庙烧香,就在河上架了一座小木桥。
 
万宁桥 名字的由来
  元大都建成后,大都人口大增,粮食需求也自然增多,每年上百万石的粮食,不靠水运很难完成。科学家郭守敬设计、开挖了从这里到通州的一条约50里长的人工河,漕船从通州可以径直驶入什刹海(当时称积水潭)。那时,您眼前这水面上停靠的都是漕船。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把新运河命名为通惠河。为了使运粮的船只顺利通过,小木桥改建成了大石桥。这桥名也挺有意思的,最初叫“海子桥”,因为那时人们称这片水域为海子。后来定名为万宁桥。

  接下来请您仔细看一下桥的西侧,您看到那两根石槽了吗?这可是元代的遗物。原来当年这里有一座水闸,名为澄清上闸,闸板叠梁木就插在这石槽中间。石槽上端那是绞关石,专管安放或提拉闸板叠梁木。
  元代时,在万宁桥旁还有郭守敬领导的统领全国水利的部门都水监和新科进士举行聚会的万春园。元朝的象房也在万宁桥附近,由东南亚地区的越南、柬埔寨等地进贡来的大象,平时用于皇帝的仪仗队。每当夏季,饲象人员将大象赶入前海洗澡、纳凉。
 
万宁桥的消失

  明宣德七年(1432年)皇上因东安门外居民逼近皇城城墙,喧嚣之声彻于大内,命工部改筑黄墙于河东,将今南北河沿一段通惠河完全包入皇城之内。从此,南来漕船再也不能进入什刹海。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筑路施工,桥面大部分被沥青覆盖。1955年,扩建道路,这段河道被填平,桥两侧的石栏板也被巨大的广告牌所遮挡。接下来,在填平的河道上私搭乱建了许多小屋,整个环境又脏又乱,万宁桥在人们心目中逐渐消失。
  为保护古都风貌,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北大教授、中科院院士侯仁之等知名人士多次呼吁修复万宁桥,他特别强调保护中轴线是保护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内容。从1999年开始北京市政府对万宁桥进行彻底整治。这次整治拆除了建在万宁桥东西两侧古河道上的商店民居,重新挖开了被填埋的河道,注入了清水。在施工中从桥下清理出南、北两岸的镇水兽6个,都是元、明两代的遗物。2000年底,万宁桥修复竣工,基本恢复了原貌。现桥长34.6米,宽17米。
  万宁桥在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