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您走进的就是烟袋斜街,全长232米,是元代时出现的,到清中期发展成一个繁华的街市。在清《乾隆京城全图》上这条街叫鼓楼斜街,在《在光绪顺天府》中称作烟袋斜街。对于烟袋斜街这个名称的来源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说街的形状像当年吸旱烟的烟袋,这东边入口处是烟袋嘴,接下去这细长的胡同是烟袋杆,西端出口正好是向南一折,而且也略显开阔,如同烟袋锅。再一个说法是当时的八旗子弟大多有吸烟的嗜好,什刹海一带是正黄旗驻地,烟草和烟具生意兴隆。这条街上就出现了经营旱烟和烟具的商店,店铺都悬挂大烟袋锅做幌子招引顾客,所以有了烟袋斜街的名称。光绪年间,在斜街东口有“同台盛、双盛泰”两家烟袋铺,据说还曾为慈禧太后清洗过烟袋。您抬头看那铁架子就是当年悬挂烟袋用的。现在变成咖啡店,经过百年洗礼,还保留着老店铺的外貌。咖啡店老板讲:房子装修时,他还看见阁楼横梁上方悬挂着“广顺”字号的牌匾。
清末时,除吸烟用具外,这条斜街还主营文房四宝、古玩玉器、装裱字画等。民国时期,满族权贵没了皇粮,靠变卖家产维持生活。什刹海地区居住的那么多王公贵族也不例外,经常抛售家藏的古董,于是斜街上陆续开了一些“古玩铺”,甚至有了“小琉璃厂”之称。随着古董生意的兴隆和游客增多,饮食业自然也就发展起来,在街东口路南是著名的公和魁清真糕点铺,街西头有粮食店、油盐店、菜店、肉铺、小饭馆和小酒馆等,人们可以在这条街上吃到烧饼、包子、炒肝、馄饨、炸虾、豆腐脑等价格低廉的美味小吃。从街东溜达到街西,光卖烧饼的就有好几家,而且有麻酱烧饼、椒盐烧饼、马蹄烧饼、螺丝转儿、糖火烧等多个品种。
这家鑫园浴池建于清末光绪年间,是著名太监李连英嗣子李福庆创办。从开张起到现在算得上保留下来的唯一老商铺,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在当时的老北京名噪一时,很有影响力。从元代开始,北京出现公共浴堂,明代时人们称公共浴堂为“混堂”,混的意思一是指洗澡用的水是冷热相混,二是洗澡人不分高低贵贱,彼此混在一起。当年浴池门口悬挂灯笼作招幌,表示里面香汤温暧,夜以继日,生意兴隆。大门上还有金鸡未唱汤先热,红日东升客满堂的对联。浴池内除了洗澡,还有剃头、修脚、掏耳、按摩等各种服务,还可以喝茶,聊天,是人们解乏、会友的好场所。1956年浴池公私合营,为市民服务长达50年。2007年鑫园浴池进行装修改造,在保留原有传统浴池及房屋古建风貌的基础上调整经营,增加了酒店式住宿,改建装修后的鑫园浴池取名为鑫园客栈。
烟袋斜街上还有一座唯一带有洋式风格的建筑——西洋楼。它原是一座当铺,名叫“中和当”。当年门口挂着带红布幌穗的钱串标记,门内挂一个很大的“当”字。1956年公私合营后,它用为北京第四制药厂厂址。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烟袋斜街的街市逐渐冷落,一些店铺变为了民居。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旅游的发展,这里的店铺又多了起来,这些店铺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小,一个是非常富有生活情趣。
烟袋斜街在北京西城区地界,西城区政府不失时机对烟袋斜街进行整治。2000年,为纠正街内商户经营的杂乱无序,拆除了街内的违章建筑,2001年,进行了青石板路面的铺装与门脸装修。2005年,在街道东口建起了您看到的那座牌楼,上面有“烟袋斜街”四个醒目的大字。从2006年起,区政府加大了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整治力度,启动了烟袋斜街步行街建设工程,先后投资1.4亿,对街区进行市政设施改造、夜景照明、立面贴砖和门窗修缮等,再现了老北京青砖灰瓦的建筑风貌,成功打造了老北京传统居住、商业区的特色形象。改造后的烟袋斜街商业上保留了鑫园澡堂、烟具、茶具、服饰、古玩等传统项目,新发展了民间手工艺品现场与展卖,还引进了3家台湾原创设计馆,使传统与时尚元素在什刹海景区得到再次融合。
烟袋斜街在2007年被北京市商委评为“北京市特色商业街”、2010年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第二届“历史文化名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