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岁月史诗的沉淀
发布时间:2012-09-07
如果说,黄河文化孕育了中华文明,那么在北京,什刹海就是滋润、造就北京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宗源。与北海、中南海等皇家园林不同,什刹三海是一座属于平民百姓的城市园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与时相沿的人文氛围,使几百年间的什刹海始终赋纳着闲逸而不失健全,清雅而不失热烈的人气,京城人也亲切地称其为“海子”。
元代,郭守敬引白浮之水入海,使什刹海一下子成了交通要津和繁华闹市,当时的墨客骚人赵孟頫/、施耐庵、关汉卿等时常来此雅兴,诗人王冕看到宽阔的水面风吹波动,岸边岸上酒船林立之时,不禁咏道:“燕山三月风和柔,海子酒船如画楼。”
诗歌是体现景观与人气最直接、真实和形象的载体。早在三国年间,诗人曹植就对什刹海有过这样的描述,“出自蓟北门,遥望湖边桑,枝枝自相依,叶叶自相当”;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咏道:“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一冬一夏的荒郊野趣,勾起了诗人敏感多情的胸怀。
当时,马可·波罗必是来过什刹海的。他在游记中形容北京是“世界诸城无能与比”,我想这也是对什刹海的形容,因为那时的什刹海有着世上最宽广的水面,纯朴的民情、旖旎的风光注定让这位意大利商人流连忘返,也使他在游记中为北京增添了几分近乎仙境的色彩。
如果说,马可·波罗的喜爱还停留在对东方古老文明的痴迷和向往,那么土生土长在什刹海边上的明代文人李东阳对家园的爱与歌颂就可谓铭心刻骨、入情入境了。生长在前海西沿的李东阳,一生以“重经西涯”为题作诗不下数十首。历史上,同一个人,用同一个题目,吟咏同一个地方,是极其少见的。他在诗作《慈恩寺偶成》中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几多闲岁华。何日梦魂忘此地,旧时风景属谁家。林亭路僻多生草,浦树秋深尚带花。犹有可人招不得,诗成须更向渠夸。”
李东阳身后140年,什刹海畔又诞生了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是康熙年间的内阁大学士明珠之子,他自幼才华横溢,工诗词,善书法,交游甚广。每值荷花盛开之际,他总喜欢和友人曹寅、朱尊彝等漫步堤岸。他笔下的“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天然图画。
与纳兰性德又相差200多年,新中国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出生在什刹海地区的小杨家胡同。他在名篇《想北平》中这样“溺爱”什刹海:“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所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老舍还把“什刹海”作为他许多小说的故事发生地,《老张的哲学》、《正红旗下》、《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的影像历历在目。
什刹海是北京的水乡,素有“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的美称,因此借“湖景”、食“湖鲜”便成了名人雅士们的一大乐趣,也同时造就了什刹海独特的饮食文化和会贤堂、烤肉季等一批著名字号。前海北沿的会贤堂,主顾大多是王公显贵、上层名士,他们临湖结社,议事会友,逢年过节或办寿日,还要在这里举办堂会。民国年间,这里的一场堂会就招至京城几乎所有的京剧名伶,李万春、叶盛兰、荀慧生、侯喜瑞、郝寿臣、杨小楼、梅兰芳、谭富英等,阵容远远胜过了任何一场剧场演出。此外,会贤堂还是近代思想家筹划新文化运动的聚会之所,鲁迅、蔡元培、梁启超、郁达夫、王国维、钱玄同、胡适经常登上小楼,共议民族文化的兴衰与走向。
位于银锭桥北岸的烤肉季正是时下“贴秋膘”的好去处。一进店门,就有一种浓厚的名号气派和名人气息。黄苗子的匾额、费孝通的题联,令店堂熠熠生辉。店员介绍说,老舍、梅兰芳、马连良、侯宝林和美国前总统老布什都是烤肉季的座上宾。烤肉季颇谙商道,一百多年前就开展了送餐业务。当年,创始人之一的季宗斌推着独轮小车带着牛羊肉和作料、工具,顺着湖边,一溜小跑就进了醇亲王府,为摄政王载沣上门烤肉。
饮食文化和文学艺术,只是意蕴深刻、源远流长的什刹海文化的一部分。站在临窗一隅,品味什刹海文化,观察什刹海民情,会看到一个活生生的老北京生活的缩影:简单的街市、纯朴的居民和自然、平静的生活状态,让历史和名人完完全全地融入进安乐、宽舒、平等的生活环境之中。什刹海为每一位居民和游客送去了闹中取静、雅俗兼得的情趣享受,人们也在以一颗平常心、关怀心,回馈着什刹海的包容与博爱,为这里的美景、美文、美食添上了几笔历史人文的浓色。
胜景无限之恭王府及花园
恭王府,在地安门两大街的前海西街17号,即在什刹海的两边。恭亲王是清道光皇帝第六子奕訢。咸丰二年(1852年)将原庆王府转赐奕訢。此府原是乾隆朝大学士和珅的宅地邸,后为庆王府,又为恭王府。是目前现存王府中规模最大,保护最好的一座,经过修缮其花园部分已对外开放。府邸占地46.5亩,分为中东西三路,各由多进四合院组成,后面环抱着长160余米的通脊二层后罩楼。楼后为花园,占地38.6亩,园内建筑也约略形成中东西三路,园中散置了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由于恭王府及花园设计富丽堂皇,因此传闻认为这里是《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的原型。
胜景无限之庆王府
定阜街3号。为清末再封庆亲王奕劻的王邸。奕劻是原庆亲王永璘的嗣孙,道光三十年(1850)袭辅国将军。咸丰元年(1851)奕劻迁至定阜大街原大学士琦善的宅第。辛亥革命后,奕劻于1912年逃天津英租界作寓公,1918年亡故。庆王府当时在光绪十年(1884)晋封庆郡王后按王府规制改建,始称王府。王府建筑分3大部分。中央是主要殿堂,现只余后寝1座。东部亦已改建。现只西部尚基本保存完整。西部是王府的生活居住区,有三组并排的院落。原厅堂的均有名称,悬有匾额。最后是一座二层楼,俗称梳妆楼或绣楼,现存三组院落,各有大门出入,1949年后,京津卫戍区司令部设此。
胜景无限之涛贝勒府
柳荫街27号。地处恭王府之西辅仁大学之北,原系清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府邸,清末改涛贝勒府。坐北朝南,街门东向,格局分东、中、西三路,中路正殿、配殿、后寝、后罩房等共四进院落;府西有花园,园内有过厅、正堂、花厅及六角亭。
胜景无限之醇王府
后海北沿。前身是清初大学士明珠的宅第。乾隆五十四年封其十一子永瑆为成亲王,并将明珠府赐永瑆。此府后被赐予醇亲王奕譞。北府坐北朝南,西部为王府花园,东部是王府本身,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是其主体建筑,自南而北,街门5间。进入外院后有二门,此门才是王府正门,面阔5间。此后为正殿银安殿,面阔五间,东西有配楼各5间。正殿后是一组自成院落的屋宇,自3间过厅入,正面是正房5间及其配房,按规制此处应属后寝。最后为后罩楼。后寝成为供奉神、佛和远祖的神殿。东路建筑主要是家祠和佛堂及一些从属建筑。东墙外院落为王府马号。西路有两组院落并列,主要建筑为宝翰堂,即大书房。其后的院落,正厅名九思堂,是太妃居处,再后名思谦堂,是王妃住所。另有儿辈读书的小书房任真堂及其它。
胜景无限之张之洞旧宅
张之洞旧宅位于西城区白米斜街路北。大门在白米斜街,门外有照壁、上马石、八字门墙。后临什刹海前海。临海平列3幢小楼,中楼前花厅2间,四面带廊,中楼7间,是一座高台建筑,台为城砖所砌。东楼面阔5间,2层。西楼面阔6间,2层。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一字香涛,晚号抱冰,直隶(今河北省)南皮人。清末洋务派首领。曾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督办粤汉铁路。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理论。
胜景无限之荷花市场
什刹海环境幽雅,景致怡人,明清时沿岸建有许多亭台楼榭、名园、古庙,历代王公贵族在此争建官邸、王府。文人墨客乘船游览,对酒当歌。以后成为北京城内民众聚集之地,端午至中秋节,前海商贩群集,凉棚比比,人们在此听书看戏、品尝风味,购买工艺品、字画等。这里又名“荷花市场”,夜晚游人如织,茶肆满座,品茗赏荷,是著名的“老北京”民俗游乐场所。
胜景无限之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故居位于后海北沿。原是醇亲王载沣的摄政王府花园。园中原有建筑:前厅“濠梁乐趣”、后厅“畅襟斋”、侧厅“听鹂轩”、东厅“观花室”、“恩波亭”,超手曲廊衔接“南楼”,假山上筑有“听雨屋”,园内湖水称南湖。园中主楼为二层中西式小楼,1962年新建。宋庆龄自1963年至1981年5月29日一直居此。第一展厅原是宋庆龄的大客厅,题额为“濠梁乐趣”。第五展厅,原是大餐厅,题额为“畅襟斋”,辟为生平事迹展览馆。中院主楼内所展出的陈设,一如宋庆龄生前起居原状。一楼,有小客厅,东墙正中悬挂着孙中山先生遗像,像前放着鲜花。二楼是宋庆龄的卧室兼起居室和书房。
不来故居,就永不知道世间有一种特别诗意的植物——“明开夜合花”。它本名卫矛,因为所开的小白花朝开夜闭,所以得名。据说此树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亲手所植,他也曾为此树题诗一首“阶前双叶合,枝叶敷华荣,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随手摘下一片娇嫩的绿叶,这是历经沧桑的百年老树的子孙,是永远常青的爱情。凝望着两根树干,突然觉得像从一个根上生长出来的肢体,到底是一棵还是两棵呢?也许本是两棵树,因为在根部暗结连理,所以就合为一体了。难道这是国父和国母这对患难与共的恩爱夫妻的化身吗?不知国母日日见到厅前之树,应做何感想?
寂寞夜合花,今朝几人识,却应了孙中山赠宋庆龄的联语“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
胜景无限之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故居在西城区前海西沿18号。原是清代和珅的一座花园,后成为恭亲王奕沂府的草料场和马厩。民国年间,恭亲王的后代把王府和花园卖给辅仁大学,此处后被卖给达仁堂乐家药铺作宅园。1963年10月,郭沫若始居于此,直至1978年6月12日逝世。故居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大门坐西朝东,门内一条小径直通坐北朝南的垂花门前,垂花门内是由正房、耳房、东西厢房及后罩房组成的二进四合院。正房5间是郭沫若的卧室、会客室、办公室和衣帽间。后罩房为郭的夫人于立群的画室、书房和卧室。故居里保存着郭沫若的手稿、图书和文献资料。
庭院深深,一眼望到夕阳的光芒映照着郭老的脸庞,于是记忆定格,还原成一尊铜像。
穿过垂花门,就看见东西厢房和两排正房组成的二进四合院,信步来到东面厢房的展室,抬眼就见迎面的墙上排满郭老和亲朋好友的合影照片。正急切地想目睹郭老当年的风采,却不经意间瞥到一旁架子上的卡片,随手抽出一张,只见上面赫然标着:《英诗详译》翻译手记。译文是这样的:
“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处处都有花枝,都有女儿环舞。诗人卓越的想象,饱满的诗情在诠释中绽放。摩挲那当年的笔迹,才知道有些东西永远不会逝去。”
五间正房依次排列,穿过郭老的客厅、写字间和卧室,不得不感慨主人的简朴和雅致。不到家中拜访,就无法深入的了解一个人。对于名人,如果你不去故居,就无法触摸到他的心灵。且看郭老家最东的房间上写的一段话吧:我要以松柏的态度来刻画出自己的年龄,能成为合抱的大木给天下劳人以一片清荫,即使中途遭受电击或者枯死,我也希望它的残骸能够供给贫苦人一把取暖的柴。读罢,一股热血霎时间流遍全身,这不是郭老用生命完成的誓言吗?这用生命浇铸的诗篇,不恰是这不朽的青松、一把供世人取暖的柴吗?
长颈的玉簪花在秋风中开启着双唇,似在诵读那美妙的诗篇。刚要迈出院落,厢房内传出一阵动人童声:春,甘美之春,一年中的尧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