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来源与历史地位
重要历史地位
什刹海:品味北方水乡最佳处

 

 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简称什刹海景区)是北京城区最具魅力的景区,南至平安大街、北至北二环、东至地安门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北大街,占地面积32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3.6公顷,绿地面积11.5公顷。1992年北京市政府将其定为历史文化风景区。在2000年批准的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什刹海地区的面积是最大的。

  什刹海景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4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有位于北京旧城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有北城仅存的德胜门箭楼,有著名的恭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纪念馆等众多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什刹海地区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的水乡”。清代李静山曾作诗云:“柳塘莲蒲路迢迢,小憩浑然溽暑消。十里藕花香不断,晚风吹过步粮桥”。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赞美什刹海的神韵。

  什刹海自然风景资源重点在于水。北京城内历史上形成的六海水系,南有南海、中海(合称中南海)、北海,北有前海、后海和西海。西海又称积水潭,前海又称什刹海,北部三海一般也统称什刹海。依托六海水系,湖岸的垂柳、水中的荷花等构成什刹海特有的自然景观。“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在景区中具有典型意义。开阔的水面与城市景观和人民生活非常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是古都城区唯一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在百余名专家参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主办的“2005年中国最美的地方”活动评选中,什刹海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之一,被誉为“紧邻中南海的时尚”。

      什刹海两岸垂柳依依,掩映其中的王府、贝勒府、名人故居、寺庙道庵以及传统民居折射着深邃的中华人文精神,承载着恢宏大气的东方建筑美学,使得什刹海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金丝套地区和烟袋斜街拥有整片保存较为完整的北京旧民居;什刹海沿岸的酒吧街已经成为北京的时尚标志;在众多名胜里,清朝巨贪和砷的旧第恭王府花园,以及被称为"京城水际观山第一处"的银锭桥最为有名。

  什刹海景区的街巷结构最早形成于元代,许多建筑年代久远,具有北京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景区内有大量典型的老胡同和四合院,有不少数代居住于此的“老北京”,保留着淳朴的老北京风俗,存在很多富有老北京特色的民俗活动,是北京民俗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什刹海地区是文物古迹、自然风景、民居民俗和传说、掌故等旅游资源相互交织的地区,其综合优势非常明显,特别是民居民俗资源更具魅力,是什刹海景区的最大财富,极具开发潜力,有待进行重点挖掘和深度开发。

  美丽什刹海——古老与青春的碰撞,传统与时尚的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