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西城的水利遗产丨水关、澄清上闸→
发布时间:2022-12-22

什刹海及北海

最早发源于永定河故道

是北京城的核心水系

在北京3000多年建城史

800多年建都史中

具有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在水利发展史上

其水运、灌溉、供排水、景观、生态等

水利功能集中

高度体现了北京水文化特征

今天,大家就跟随小编一起

来了解一下

德胜门水关澄清上闸


水关(铁棂闸)

——什刹海进水控制闸


明代在德胜门西护城河上入城处修建水关,并建闸一座,取代朝宗闸,用于控制什刹海的进水量,成为什刹海进水口控制闸。水关又叫水门、水窦。是河道沟渠穿越城墙的通水口

微信图片_20230103110711.png

▲水关(铁棂闸)位置示意图

关于明代水关情况的记载有很多,如明刘侗、于奕正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土人曰水关,是水所从入城之关也。玉河桥水亦关矣,而人不之名,是水所从出城之关也。或原焉,其委焉者举之。水一道入关,而方广即三四里。北水多卤,而关以入者甘,水鸟盛集焉。”

明《长安客话》云:“德胜门之西,城垣下有水窦焉。西山诸水从此流入都城,水口为石犀以当之,遏冲突,缓水势也。而庵在其上,曰镇水观音庵。其北即水入处,泠泠有海潮之音。”

水关在明代经不断维修,一直使用到清代。乾隆年间编的《日下旧闻考》云:“水关在德胜门西,石螭在南岸,石犀不可考。水由城墙入处,今名铁棂闸,盖闸口密植铁棂,以防人之入,而无碍于行水也”。又云:“水关在德胜门西里许。水自西山经高梁桥来,穴城趾而入,有关为之限焉。下置石螭,迎水倒喷,旁分左右,既嗡复吐,声淙淙然自螭口中出。”

水关经历代维修,一直使用到近代才改建。

澄 清 上 闸

——什刹海东岸出口控制闸


金代开发白莲潭时,在东岸出口处就已修建了闸门,就是白莲潭东闸。这是古代什刹海所建最早的闸门。元代修通惠河时建澄清闸。这是历代均重视,且一直不断维修的闸门。

微信图片_20230103110721.jpg

元代关于澄清闸的记载很多,《元一统志》云:“海子东澄清闸三。”《元史·河渠志》云:“海子闸,在都城内……元贞元年七月,海子闸改名澄清。”元末《析津志》云:“澄清闸二,有记,在都水监东南。丙寅桥二,蓬莱坊西,水自枢密桥下南薰桥、流化桥,出南水门外,入哈达门南文明桥下。”又云:“洪济桥,在都水监前石甃,名澄清上闸,有碑文。”


上文所说的“记”和“碑文”都指欧阳玄撰的“通惠河碑”文,直至明末还保存完好。洪济桥即万宁桥,《析津志》又云:“万宁桥,在玄武池东,名澂清腼。至元中建,在海子东。至元后复用石重修。虽更名万宁,人惟以海子桥名之。”需说明的是元代所称海子桥,指万宁桥无疑,万宁桥即澄清上闸,是积水潭东岸出口第一道控制闸,十分重要。


澄清闸原规划建上下二闸,但从上闸到下闸超过1000米,高差2米多,河道坡降过陡,增建中闸,确出于航运需要。


澄清闸初建时是木闸,后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八月改修成石闸

微信图片_20230103110734.jpg

▲澄清上闸遗迹(闸门槽)▲

明永乐年间为通漕运,于永乐六年(1408年)四月设北京至通州澄清等六闸,各闸置闸官一员(《明太宗实录》)。宣德六年五月“修宛平县之澄清闸”(《明宣宗实录》)。弘治七年(1494年)八月“裁革顺天府宛平县澄清、高梁二闸官各一员”(《明宣宗实录》),裁减澄清闸的闸官一员,是因当时漕船已不能进城的缘故。但事实上,因为位置重要,澄清闸在明、清均有修治,并未废弃。一直使用到1953年,才在闸的西侧又建一座混凝土闸代替,其位置在后门桥西,曾埋于桥下。2001年万宁桥再次修复通水,将原混凝土闸拆除,建造了一座白石拱桥,定名为金锭桥

澄清上闸为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中国申遗成功的大运河遗产点中,万宁桥澄清上闸榜上有名


怎么样~

看完了今天的介绍

有没有被古人精秒的

水利工程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