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北京 | 烟袋斜街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2-11-03

烟袋斜街的由来


在西城区东北部,地安门以北,鼓楼前脸儿有一条北京城最老的斜街-烟袋斜街,它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它就是北京著名的烟袋斜街。这条街的商户主要经营水烟和旱烟生意。除此之外,烟袋斜街本身就像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锅子头,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连接至什刹海地区。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以“烟袋”命名斜街,真可谓形容的恰如其分。
在西城区东北部,地安门以北,鼓楼前脸儿有一条北京城最老的斜街-烟袋斜街,它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它就是北京著名的烟袋斜街。这条街的商户主要经营水烟和旱烟生意。除此之外,烟袋斜街本身就像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锅子头,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连接至什刹海地区。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以“烟袋”命名斜街,真可谓形容的恰如其分。


微信图片_20221114100033.jpg

修缮后的烟袋斜街,一座牌楼矗立在街东口,古香古色的明清传统建筑风格扑面而来,现在除少数餐馆、酒吧之外,大多是是经营茶具、烟具、灯笼、古玩、风筝等民间工艺品的店铺摊位。是一条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商业步行街。

烟袋斜街的“昨天”

谈起烟袋斜街的历史,咱们还得从元朝开始。烟袋斜街的修建最初的目的呢就是成为一个连通漕运码头的卸货点儿。这条斜街的西口直插入北京著名的风景区。什刹海风景区。元朝开朝。蒙古铁骑进到京城,但是由于北方旱灾,部队缺衣少粮。元世祖忽必烈就下令修建一条人工开凿的的运河直接汇入京杭运河中,这样作为运河的支流就可以把南方的物资源源不断的通过水路而运到北方来。这条街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学家郭守敬亲自督导修建的。

烟袋斜街的买卖

明代由南方迁来大批商贾富户。在此落座经营一些生意。由于积水潭一带风景幽静,所以达富贵人在沿岸纷纷修建院落,因而在连接积水潭和地安门外商业区的斜街上,不仅维持了斜街市南端的繁荣,还应运而生出现一些为达官贵人、文人士子宴饮游乐服务的酒楼。

 从史料记载中可以查到明嘉靖年间就出现了有名的天香楼。尽管明中期以后通惠河淤塞、积水潭面积萎缩,交通货运逐渐改成陆路,但仍然没有到影响斜街商业区。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商人频繁出入京城,大多居住于德胜门、安定门一带,这很可能是离鼓楼斜街商业区较近的缘故也可能是当时规范指定他们居住之地,自然也方便他们在斜街买卖货物。所以有理相信德胜门外马甸一带就是当年伊斯兰商人的居住之地,德胜门箭楼北面依然还有一座规模不小的清真寺。因为至今马甸仍是回族较集中的居住区。

烟袋斜街最繁盛红火的时间是清代光绪年间,这个名称大约也是此时叫开的。斜街里出现多家饭庄、酒楼、烟铺、茶馆、浴池等。最有名气的饭庄还得说是京城赫赫有名的京城“八大楼”中的庆云楼。随后出现了以经营烟具为主的“同台盛”和“双盛泰”两个店铺,据说两店老板曾为那拉代氏通洗水烟袋,于是声闻京华,斜街东口便出现了以烟袋作店幌子的烟袋商店,这两家店在斜街中名声、气派最大,幌子也最醒目,久而久之。于是老百姓们便称之为烟袋斜街。也是中轴线上唯一的买卖街。

烟袋斜街的买家
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经营烟草生意。但是当年的旗人贵为八旗子弟,都属于“有钱人”。提笼架鸟吃皇粮的贵族,以满族人为主。烟袋斜街是典型的为贵族官宦服务的高档商业区。比如会贤楼、庆云楼之类;很有气派,档次也高。一般百姓根本消费不起。自身的收入水平和贵族也是有较大差距。所以烟袋斜街的主要客人还是来自于京城各处的旗人。


烟袋斜街里的“观”

微信图片_20221114100048.jpg

现烟袋斜街中段路北有广福观,为明天顺三年(1459年)彭姓太监舍宅始建,应为此地现存的早期建筑。明代,管理天下道教的“道录司”曾设于此观。清雍正年间重修,改名孚佑宫。光绪九年(1883年)改建山门,民国后(1912年)又复称广福观并一直使用至今。


烟袋斜街的“今天”

烟袋斜街从元代到现金一直被作为一条大名鼎鼎的商业街而被人们熟知,这里面的买卖也从未断过。时至今日,随着年代的变更仍然是什刹海旅游风景区重要的商业街。只不那些明清两代有名的酒楼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是各种旅游纪念品,小型酒吧,小型创意商店等等。时代的更替,赋予了烟袋斜街新的历史意义。


烟袋斜街的“明天”

什刹海烟袋斜街于2010年11月10日正式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单位授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作为继2009年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国子监街被授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后第二个被授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项目,烟袋斜街将着重打造京味文化和民俗文化突出的商业旅游特色街。也是中国旅游文化重要的“窗口”和北京旅游的地标性街道。希望它青春永驻。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