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地理学家朱祖希语],其体例形制章法严谨、规模建筑宏大磅礴、历史渊源深邃宽厚,堪称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而这艺术宫殿最顶端的一条屋脊,非北京城的中轴线莫属。
作为古代北京 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 “中轴突出、两翼对称” 构成了北京城整个城市的营造肌理 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 城市设计范例之一 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赞美这条中轴线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 而这条气象磅礴的中轴线建造的基点 便是旖旎美丽的什刹海
中轴线与什刹海
一阳一阴,一刚一柔
相映成趣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
辩证和谐统一的思想
老北京有一句话:“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考古学家考证,什刹海在唐代时就有人群傍水而居了,而真正创造性地将什刹海与中轴线产生连接始于元朝。
元朝建立者乃游牧民族,喜逐水草而居。忽必烈攻陷金中都以后,看上了古称“白莲潭”的这片水域,命刘秉忠受命设计规划元大都城,刘秉忠在白莲潭东岸的圆弧顶点、火神庙南边河上的万宁桥,作一正南北向子午直线,正好做新中都城的中轴线。
以中轴线的起点为全城平面布局的几何中心,建立了中心台,将白莲潭北部和南部水系一分为二,其南边一半,成为皇家园林,即今北海、中海和南海(南海为明代建造),北面沿称积水潭(海子),作为民用,即今前海、后海和西海,统称什刹海。 明朝定都北京后,基本沿袭了元大都建都时包括中轴线在内所依托的一切核心要素,并加以的改进和完善,形成了明朝北京城的规模,又延续至清代。可以这样说,自元至清的北京城建造,都与城市中心的什刹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刘秉忠依《周礼·考工记》营建大都城,在其基础上又增加了自己的创新,最典型的就是对“白莲潭”水域的运用,这种以湖泊为中心的城市规划,在我国历代都城建设史上实为创举,充分显示出规划设计者的卓绝艺术手法和才能。[王东,《什刹海的演变与元大都城的规划》,《北京的文化名片什刹海》,王粤主编,中华书局,2010年,195页。] 1、打破了《周礼·考工记》中没有水域的古制。元大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严格参照《周礼·考工记》建造的都城,严格符合“匠人营国方九里,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古制。但是,在《周礼·考工记》中,都城里是没有水面的,依什刹海如此大一片水面建城,便成为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 历史地理学家侯行之就曾在《什刹海与北京城址的演变》文章中指出,大都城的设计,既继承了《周礼·考工记》的传统规制,又密切结合了当地河湖水系分布的特点而有所创新。“设计者敢于把如此浩瀚的水面,布置在全城如此重要的部位上,显示了一种非凡的气度与恢宏的手法。” 2、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美学范式中增加了灵活多变的可能。“中轴突出、两翼对称”一向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范例,但是在元大都北京城法式严谨的对称结构中,能容纳如此大面积的灵秀变化的水体存在,本身也一个突出的创举。 据建筑学家张驭寰先生回忆,他曾听梁思成先生引述过一位英国建筑大师对什刹海的评价:中国人真伟大,在这样一个呈对称式的城市里,突然有这样不对称的海,这是谁也想不到的。能有这样的规划建设思想和手法,真是一个大胆的创造。[朱祖希,《论什刹海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北京的文化名片什刹海》,王粤主编,中华书局,2010年,181页。] 3、什刹海与中轴线共生共存,延续七百多年。北京城中轴线,自元代始,历经更迭、炮火、战乱,中间有些微调整,但大体保存不变,什刹海也是一样,什刹海与中轴线相伴相生,相映成趣,竟然历经年华洗礼构成了一幅无比壮阔的图画。 什刹海赋予中轴线多功能集成的特点 按照规制,在中轴线两旁对称排列各种坛庙建筑物。所有的皇室宫殿、坛庙、政府衙署和其他重要建筑都依附着这条中轴线而结合在一起,是封建皇权功能、宗庙祭祀功能等的集中体现。但什刹海的存在,拓展了中轴线的功能形态,赋予其生态功能、生活功能、社会功能等多元的功能价值。 1、生态功能。什刹海及前三海水体之所以被刘秉忠选定为构建元大都最根本、最核心的基础,就是看重“水”这个元素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如此大面积的水体,给城市温度、湿度调节,生态涵养,物种多样等各方面都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帮助,而且给北方都市增添了几分旖旎的江南风光。 2、生活功能。由于中轴线什刹海附近的自然风光优美,适宜生活,慢慢地汇聚了王公贵族、官宦大臣、名人商贾等多类人居住于此,他们纷纷择地筑府造园,迁居湖畔,亦有高僧在此修寺建庙。今天留存的王府、官邸、寺庙、桥梁、闾巷等载体,无不体现出什刹海及各类阶层之大成的生活功能,从而彰显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3、社会功能。元朝疏通大运河,最终积水潭一带成为贯通我国南北漕运的大运河的北方终点码头。因此给什刹海带来了繁华的商业图景,成为大都城内最繁华的商业区,随着商业功能的繁盛,相应地带来了人群聚集、交往、娱乐、休闲等等体验,也赋予了中轴线相应的社会功能。 什刹海赋予中轴线多文化包容的特性 中轴线是皇权文化的象征,但什刹海给中轴线带来多元文化包容并存的气象,丰富了中轴线的文化内涵。 什刹海自诞生起,就是多元文化包容和一的融合体。它自元朝始建,后诸多高僧在此营建庙宇道观,蕴含了有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融合。王公大臣喜好其风雅美景,营建庭院,市井民众也爱赏优美景色,观赏游玩,成就了有官府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融合。繁华的码头商业,“胪舳蔽水”,庙会盛行,形成了商业文化和休闲文化的融合。 历史上什刹海地区酒馆茶肆林立其中,不少著名老字号餐饮延续至今,期间皮黄声声,促成了饮食文化和戏剧文化的融合。直到今天,什刹海地区还是著名文化旅游打卡圣地,构成了将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的融合……可见什刹海地区中西合璧、雅俗兼容,文化积淀十分丰厚。 同时,什刹海的文化还体现了丰富的人民性。“可以说,什刹海及其周围一带,乃是旧日北京城中最富有人民性的地方,只有当年的天桥差可与之相比,但是天桥的自然风光却远不如什刹海”。[朱祖希,《北京城 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347页,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3月第一版。]今天,什刹海地区作为集自然风光与人文价值与一身的著名景区,依旧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基于此,什刹海以其丰富多样、以民俗为基础的文化属性,与作为皇权象征的中轴线构成了巧妙的呼应。 什刹海是北京中轴线建造的基点 它们携手相伴 一道穿过浩渺的人世和历史的尘烟 连接起了今天的北京城 可以肯定的是 它们还将相依相随 延伸到未来 在若干年后北京城的某个时空和我们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