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水韵之什刹海
发布时间:2022-06-24

夏日炎炎,畅游于什刹海西海湿地公园、北海公园中,人随景移,心由境生。行走在莲花河滨河绿道、营城建都滨水绿道,绿茵成片,心情舒畅。

  八百多年前金人将莲花河引入城中,修建了西苑、太液池、同乐园。元代的水利建设奠定了今日西城河湖水系的基本结构。明清时西城北部湿地被数块分割,什刹海成为北京内城对民众开放的自然景观水体,繁盛一时……

  水,是造就深厚辉煌历史的活力之源。谈西城水系之变,先从什刹海说起,这里是北京城的一串明珠,是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20220617_008_2195.jpg

元大都以积水潭定城

  说什刹海是北京城内最风光旖旎、人杰地灵的地方,估计很多人都会支持。这片水域古已有之,原为古代永定河故道。随着永定河河道逐渐向南摆动,至东汉以后,水流迁于蓟城以南。原经蓟城北的所谓“三海大河”故道遂废,后积存高梁河水,形成湖泊。

  对什刹海的开发利用可追溯到金代,而真正站上历史舞台要从元代说起。今什刹海元代称为积水潭,又称海子。百余年间,大挖大修5次,元大都城与积水潭互为影响。

  兴建元大都城以积水潭为依据。元初谋士刘秉忠结合当时积水潭和琼华岛周边湖泊的自然地形综合考虑,选择紧挨着当时积水潭最东侧的岸边,设计了一条贯穿大都城南北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是宫殿建筑群以及礼制建筑的对称轴,也是整个城市轮廓与路网的对称轴。在确定中轴线的同时,刘秉忠又在积水潭的东北岸今鼓楼所在位置,确定了大都城的几何中心,并建造中心台、中心阁作为标记。以积水潭东岸为基准确定城市中轴以及中心后,下一步则需要确定城市的轮廓。大都城的东西宽度,则是依据水域面积确定的。

  积水潭这片水域,被整体纳入城市之中,并处于相对中心的位置,据《元史·地理志》记载,积水潭在元代水面“汪洋如海”,因此又称“海子”,并且“恣民渔采无禁,拟周之灵沼云”。彰显了君王与百姓共享天然湖泊的都城建设思想。

  充满了烟火气息

  清军入关之后,什刹海就成为没有宫墙的禁地。为了加强对皇家宫苑的管理,设立了奉宸苑,规定非皇帝亲赐,任何人不得引用什刹海之水入院。据《啸亭续录》记载:“成亲王府在净业湖北……府中有恩波亭,以恩赐引玉河水入宅也。”能得到皇帝恩赐的王公大臣就把目光投向这里,一座座王府及其花园纷纷建立,包括醇亲王府、恭亲王府、庆王府、涛贝勒府、阿拉善王府等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通惠河漕运全面停止,什刹海供漕运用水的作用彻底结束。

  清朝的什刹海充满了烟火气息。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什刹海畔都会举办灯会,此外,上巳春禊、浴象洗马、盂兰盆会、观莲赏荷等活动也都成为传统民俗。什刹海地区涌现出众多饭馆、酒肆、古玩店。现存银锭桥畔的中华老字号饭馆“烤肉季”,便是从什刹海岸边摆摊发展起来的。

  夏季北京天气炎热。什刹海水面宽阔,树木众多,风光秀丽,遂成为别具一格的庙会式消夏场所。清代文献《天咫偶闻》中说:“都人士游踪,多集于什刹海,以其去市最近,故裙屐争趋。长夏夕阴,火伞初敛,柳阴水曲,团扇风清。几席纵横,茶瓜狼藉。玻璃十顷,卷浪溶溶。菡萏一枝,飘香冉冉。想唐代曲江,不过如是。”

  冬季这里又成了冰床等冰上娱乐活动乐园。明清以来什刹海等处冬至后均有冰床出租,供游人游嬉或代步。《燕京岁时记》称:“冬至以后,十刹海、护城河、二闸等处皆有冰床,一人拖之,其行甚速。长约五尺,宽约三尺,以木为之,脚有铁条,可坐三、四人。雪晴日暖之际,如行玉壶中,亦快事也。”甚至,“积水潭常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蓝酒具,轰饮冰凌中以为乐,诚豪侠之快事也。”

  积水潭成为漕运码头

  元大都作为一个大一统帝国的都城,实现漕运是当务之急。元初,大都的漕运河道称为“坝河”,由于灌溉的分支过多,坝河最终因水量不足丧失了漕运功能。面对这种情况,郭守敬经过对北京地区水资源及地形的详细勘查,提出“引玉泉水以通舟”的建议。

  据《元史·郭守敬传》记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守敬因陈水利十有一事。其一,大都运粮河,不用一亩泉旧源,别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自西水门入城,环汇于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出南水门,合入旧运粮河。每十里置一闸,比至通州,凡为闸七,距闸里许上重置斗门,互为提阏,以过舟止水。帝(元世祖忽必烈)览奏,喜曰:‘当速行之。’于是复置都水监,俾守敬领之。帝命丞相以下皆亲操畚锸倡工,待守敬指授而后行事。”至元三十年(1293年)秋告成,计用二百八十五万工、楮币百五十二万锭、粮三万八千七百石。是年,“帝还自上都,过积水潭,见舳舻敝水,大悦,名曰通惠河,赐守敬钞万二千五百贯”。

  通惠河开通后,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元大都,积水潭成为京杭大运河的北方终点,运河终点的物资集散、交易和人员流动,推动了鼓楼斜街商业区的形成,成为元朝大都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明代劳宗茂曾作诗赞此舟楫之便说:“莫谓盈盈衣带水,胜他多少犊轮辛。”

  什刹海初现“文化区”

  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在营建北京城的过程中,也造成了元代积水潭的进一步演化,形成了如今什刹海的局面。

  因为北城垣南缩3公里后,积水潭被分割成两部分,其西北部被隔于城外,称为泓渟。

  城内的“海子”被分割为西海(即积水潭)、小西海、后海、前海四片水面,被统称为什刹海。随着通惠河上源的白浮瓮山河断流,瓮山泊成为城内的唯一水源,积水潭水量锐减,一些浅水区域变为湿地和平地,湿地被辟为稻田,平地建成街巷民居。积水潭的湿地功能和开阔的水面景观风貌大大缩减。

  积水潭不仅面积变小,漕运功能也逐步消失。明太祖朱元璋把大都城降格为北平府,江南粮米不再运至北平,因此对积水潭水系也就不太重视了。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怕建文帝党羽进京谋反,下令不准漕船入城。后来紫禁城外开凿护城河,一律用条石砌岸。并把通惠河上游的一段,包入皇城之内,称为玉河。被包入皇城的玉河失去航运功能,漕船从此再没有驶入“海子”的可能,玉河成为皇城内部的景观河流。

  虽然什刹海昔日商业盛况不在,但变成了宁静的风景胜地。庵观寺庙、权贵园囿等人文景观大增。文人骚客休闲雅赏,商贩庶民纵游其间。这里成为北京城民俗文化活动的荟萃之地,也是京城百姓消夏避暑的好去处。随着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的不断经营,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特而且内涵丰富的“文化区”。

  野鸭在此安家落户

  到了清末,因疏于管理,什刹海出现了严重的衰败景象。周围店铺、茶棚、饭摊及周边居民的大量垃圾污水倒入“海子”,这里变成了臭水坑。每到夏季,这里蚊蝇扑面,臭气熏天,其衰败达到了极点,这种现象持续到北平解放。

20220617_008_27195.jpg

  1950年,北京市政府组织卫生工程局,对城市下水道和河湖水面进行大规模改造,疏浚。对于什刹海的改造历时176天,疏浚土方28万立方米,护坡护岸6000多米,码头9座,水闸4座。1952年,市政府又在什刹海沿岸加装了路灯和护栏,种植树木花卉。经过修正后,什刹海水面宽阔,积水潭与后海、前海相通。

  1983年11月9日,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西城区政府《关于什刹海风景区第一期整治方案》,要求亮出“海面”,打通水景视线,增加绿化面积和景点建筑。1984年6月,什刹海风景区第一期整治工程基本完工。同时,银锭桥也迎来重修,文物专家单士元先生在桥身正面题字“银锭桥”。

  什刹海地区在1994年被列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随着环境的日益转好,野鸭在这里安了家。由于后海水温偏高、向阳、背风,即使到冬天,它们也不肯走。因此,野鸭嬉水成为什刹海地区一道独特景观。

  静下来 慢下来

  2002年夏天,银锭桥边一条酒吧街渐成气候。古老的什刹海焕发生机,也面临着与现代社会的碰撞。“白天是荷花微风的胡同,一入夜就会被电贝司、低音炮占领。漫步在后海夜色中的人们听着酒吧街传来的嗨歌,都得忙着堵耳朵。”随着酒吧街的快速红火,一些人开始哀伤。2016年,在时尚与古朴间徘徊的什刹海迎来了拆除违法建设、摘卸违规牌匾、取缔露天经营等一系列大动作,走上“静下来、慢下来”之路。西城区政府明确了什刹海功能疏解的路径:降商业化,凸显文保区特色和文化品位。经过近两年的集中治理,后海景区酒吧的二层违建、店外经营以及噪音污染等问题得到缓解,喧闹的后海终于安静多了。漫步水边和坐在树荫下乘凉的老街旧邻们,也终于找回了当年的感觉。

  2018年,西城区园林部门启动了西海湿地公园的建设,通过绿化景观提升、贯通步道系统、增加人文景观等措施,把这片自然水域提升为核心城区唯一的一处湿地公园。建成后的西海湿地公园占地总面积10.9公顷,其中水面面积7.4公顷,周边绿地面积3.5公顷,环湖步道长1450米。

  如今,什刹海西海湿地公园,芦苇随风摇曳,水鸟在一池碧波中嬉戏,菖蒲、睡莲以各自的“娇容”点缀其间。行走其中,仿佛行走于画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