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什刹海街道西海社区:按胡同划分时段引导居民错峰检测
发布时间:2022-05-07
今天早上7时30分,西城区什刹海街道西海社区的三个核酸检测点同时开始进行核酸检测。为了尽量缓解人员聚集,提高检测效率,社区划分了时间段对应不同胡同,引导居民错峰检测。
记者在现场看到,围绕着景色宜人的西海共有3个核酸检测点,分别设在西海西南角的西海步道、南侧的雨来散广场和东侧的西海东沿小桥。检测点用隔离栏杆围出了排队通道,地上划的间隔线已经延长到近两米,扩音器循环播放着请居民戴好口罩,保持距离的提示。早起的社区居民不到7点就来排队了。检测点联络人杨京峰告诉记者,西海社区的居民主要居住在西海东侧、西侧及南侧。“五一”期间日检测量约2500人。为了缓解核酸检测过程中的人员聚集,保障社区居民安全快速完成检测,社区根据就近原则设置了3个核酸检测点,并将检测时间划分出4个时间段对应不同胡同,引导居民错峰检测。此外,为防止出现外区域人员接触交叉感染,社区特意给生活工作在西海社区的居民都发放了一张小条,居民在检测点扫健康宝时出示小条就可以验证身份进行检测。经过此前多轮检测,居民们显得已经很有经验,大家有序排队,都能听从引导,排队等待检测。早8时,三个检测点第一批25管检测试剂汇总后送往指定检测方舱。排队等候的队伍也越来越短。在西海步道检测点负责身份证信息扫码登记的“大白”是西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庭青年法官李亚津,今天他和另外7名同事一起支援西海社区核酸检测工作。穿防护服、戴口罩面罩、登录手机APP扫描身份证……已经多次支援检测工作的李亚津对这一套规范流程显然已经轻车熟路了。“扫身份证看似非常简单,其实也有非常科学的工作方法。”李亚津告诉记者:“比如我们要求居民们手持身份证给我们扫描,而不是放在桌子上。这是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防疫环节,万一队伍中有感染者,身份证的接触就可能造成病毒转移,甚至整个队伍的居民都会面临传播风险。”这些天北京气温很高,李亚津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N95口罩还有面罩,整个人被包裹得严严实实,没一会儿身上的衣服就湿透了。李亚津说:“我经历过疫情初期防疫物资匮乏的时候,所以现在防护服也不舍得浪费,只要穿上就尽量不脱下,也不去上厕所,一直坚持到中午检测工作结束。”虽说工作挺辛苦,但在现场的所见所闻却让李亚津感触颇深。一对耄耋之年的大爷大妈互相搀扶着来做检测,工作人员考虑到他们年纪大了,让他们往前排,可两位老人却不愿“加塞儿”,坚持要正常排队。排在前面的居民们听到了,都说耽误不了几分钟,让出距离招呼老人到前面来。李亚津说:“疫情之下,大家仍然互相谦让着,对检测工作也非常理解,不仅彰显了传统美德,也更增加了我们抗疫的信心!”有了下沉社区的切身感受,李亚津也更理解了防疫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的不易。“只有我们大家都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才能早日控制住疫情。越早战胜疫情,我们就能越早回到以前轻松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