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17
一说什刹海,大伙儿用的都是这个带单立人的什锦的什字儿,然而在清朝文人富察敦崇所著的《燕京岁时记·十刹海》一文当中,用的却是数字的十,其中是这么记载的,十刹海,俗称河沿,在地安门外,荷花最盛,而什刹海的范围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这个格局古今都是一样的。
由此可见,书中所说的十刹海跟咱们现在说的是一回事儿,而这还不是重点,甭以为带海字儿就跟水有关系,虽然什刹海确确实实是北京城里的一片水域,但它跟水完全无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什刹海中的刹海两个字儿。
其实刹海是佛教用语,全称刹土大海,所以它跟水并没有关系,而是跟佛教有关,之所以叫什刹海还有两个不同的版本,版本一,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的原因就是因为什刹海周边寺庙很多。
比方说广化寺,关岳庙,火德真君庙,护国寺金刚殿等等,而十字是一个虚数儿,指的就是数量众多,所以这个版本的中心思想就是因为这片儿寺庙多,所以开始叫十刹海之后慢慢改名叫什刹海了。
版本二,这个版本的中心思想是什刹海之所以叫什刹海跟其他寺院无关,而是只跟一座寺院有关,明末清初的书画收藏大家,孙承泽所著的《天府广记》一书当中把十刹海归入寺庙一类,这本书的第三十八卷《寺庙》一篇当中是这么说的。
什刹海在龙华寺前,万历中陕西僧三藏建,按照这种说法,应该就是有一座寺庙叫什刹海寺,其实关于什刹海寺的记载有不少,比方说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当中,就提到过自个儿在什刹海遇到过鬼。
再比如说什刹海南岸的一块巨石上,就有北京史地学家侯仁之写的一段碑文,这些说法都指向什刹海是因为一座什刹海寺而得名的,按照《天府广记》中的记载,十刹海在龙华寺前,按照这个说法,只要找到龙华寺,就能找到什刹海寺。
住在什刹海周边的老北京人都知道,龙华寺它在银淀桥以西,500米左右的地方,应该是摄政王府的家庙。
也就是北海幼儿园的托儿部,清朝末年那会儿,这儿是摄政王的家庙,再往期倒道光年间,这里叫心华寺,也叫小龙华寺,而这座寺庙是明朝的时候建的,建立初期全称叫大藏龙华寺,它的位置距离水边也就不到300米,这么短的距离怎么能够放得下一座寺院呢?
而什刹海寺在后海的西头,有一胡同叫糖房大院,胡同里的27号就是什刹海庙,这儿属于大钟寺的下院,这种古寺是在明代建的,但并不是皇家寺院,老北京人告诉我,直到解放前,这里还有和尚在这儿呢
其实不管因为一座寺庙而得名,还是因为很多寺庙而得名,什刹海这片水域给我们留下的故事还没结束,老北京人都知道,烟袋斜街上有一个道观,名叫广福观,商业街中出现这么一个地方多少让人觉得有点另类。
然而您可甭小看了这座道观,因为它是很多失业人员的集体宿舍,清朝末年,大清最后一个皇帝溥仪辞退了大部分的太监,这些太监大多数都是地位比较低贱的,也没有一技之长,在北京更没有个住所,所以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从地安门出来之后,就奔了什刹海边上的广福观了。
要说广福观收留这些失业的太监其实也算是分内之事,因为当初出钱修建这座道观的独家赞助商本来就是一个太监,据明朝文人沈榜编著的《宛署杂记》记载,广福观是明天顺三年建的也就是公元1459年,是由一个姓彭的太监投资修建的。
可能当初彭太监修广福观时也没想到,时隔多年后广福观还能解决同行的住宿问题,其实它真正的身份不是集体宿舍,而是专门处理道教事务的道录司的所在地,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烟袋斜街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街,同时还肩负着其它任务。
都知道老北京有八大楼,但是庆云楼成名却在八大楼之前,而且可以说没有庆云楼就没有八大楼,饭菜好吃这自不用说,这是前提条件,而更关键的是人家的经营方式,第一,庆云楼不接待散客,只接待婚丧庆寿或者团拜,这些大规模的聚会。
走团购路线,所以庆云楼成为了当时有名的冷庄子,第二,开办外卖服务,庆云楼地处什刹海,周边有很多王府,这些王府就是庆云楼的主要客户,这是庆云楼走的高端路线,第三就是挑了一个好位置,就在什刹海边上,一边吃饭,一边赏景儿,这是庆云楼走的格调路线。
有了这些与众不同的经营方式,想不出名儿也难,不过就在庆云楼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掌柜的却收手不干了,据说二十世纪初,庆云楼掌柜极其痴迷古玩收藏,还在鬼市捡了不少漏,为了避免露富,直接关了庆云楼的买卖。
不久后就在烟袋斜街后边开了一家经营字画的小门脸儿,而庆云楼关张之后,庆云楼的大师傅们都纷纷转会别的饭庄,这样一来倒成就了北京八大楼。
什刹海是北京的发祥地,什刹海是北京城的一处充满灵气的地方,更是北京人的生活和心灵寄托,对于老辈人而言,这里是最美不过夕阳红,对于老炮儿而言,这里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对于小年轻儿而言,这里是幸福甜蜜的回忆,而对于更小的北京孩子而言,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