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历程回顾(三)


发布时间:2021-08-16

规划与见证

 

早在8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就首先提出了建立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区的建议,朱自煊教授支持完成了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区的总体规划,曾获住建部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成为长期指导这一重要地区保护、整治规划建设的重要发展纲要和管理依据。特别值得记录的是,汇通祠的重建与开放,更是成为早在八十年代老一辈专家学者关心什刹海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见证。吴良镛先生亲自为汇通祠的重建题写了碑记《重建汇通祠记》,朱自煊先生、郑光中先生一道主持完成了汇通祠的重建方案设计,现在已经成为了什刹海西海最重要的历史地标。

 

在此后的近四十年的时间里,随着城市建设形势的发展,根据什刹海地区保护整治和发展建设的需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几代师生一直长期持续性的参与什刹海地区的保护规划研究和实践工作,又多次对这一地区的总体规划加以深化调整。回顾什刹海地区的四十年的保护发展历程,可以归纳为价值认知与旅游发展整体保护与开发控制重点整治与保护修缮试点先行与机制探索四个阶段。

 

01

价值认知与旅游发展

1981-1990年):

 

这一阶段什刹海秀丽的自然风光、宝贵的滨水空间的价值开始被广泛认知,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在环湖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设立了风景旅游区,并成立了风景区管理处。这一时期先后编制了《什刹海地区总体规划》(1981)、《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1984)、《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区规划》(1988)等,为什刹海环湖地区的定位、空间形态保护、旅游发展方向构建了基础框架,从工程的角度开展了景区景点塑造、景观环境修补、旅游设施建设等工作。

 

02

整体保护与环境整治

1991-2000年):

 

1992年什刹海在北京总体规划中被列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之一,保护范围包含了三海及周边3平方公里的建成地区。在城市开发管控的需求和整体保护的理念下,又先后编制了《什刹海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996)、《什刹海旅游发展规划》(1998)、《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2000)等,建立了由空间格局、文物建筑、传统肌理、街巷胡同、四合院风貌等多种要素构成的保护体系,有效地控制和引导了这一地区的规划与建设。特别是在当时的老城更新改造的开发建设浪潮中,什刹海地区一直坚持对整体风貌的保护,施行保护整治和有机更新相结合的渐进发展策略,使这一地区的历史风貌得以维护,景观环境不断改善。

 

03

保护修缮试点与公共空间营造

2001-2020年):

 

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北京老城的整体保护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理念的不断完善,对什刹海地区的保护项目的研究更为深入。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大机遇也为地区保护工作落实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与北京人文奥运城市综合环境整治战略相统一,《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人文奥运三年综合整治规划(2005-2008)》的编制,作为什刹海地区三年综合整治工作的规划和指导,充分挖掘和梳理了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从解决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矛盾入手,把公共空间的营造作为带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的基础工作,提出了整体保护、市政先行;重点带动、循序渐进的规划策略。

 

同时,2005年以来,以《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作为基础,先后完成《什刹海地区市政总体规划》、《什刹海地区近期交通整治方案》、《什刹海地区夜景照明规划》和《什刹海地区业态调整方案》、《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风貌管理规划》等专项规划;近年来,结合北京老城整体保护和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什刹海地区又先后编制完成了《什刹海街区整理规划》、《什刹海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分步实施了保护传统风貌、完善市政设施、合理组织交通、整治环湖景观、完善旅游配套等五大工程,打通环湖步道系统、实施西海环湖生态景观修复,使什刹海的景观风貌进一步得以提升和展现。随着市政府关于老城房屋修缮与人口疏解政策的出台、区政府组织实施的对烟袋斜街、护国寺街、鼓楼西大街、地安门外大街、旧鼓楼大街、德内大街等历史文化街区的重点地区进行了历史空间传统风貌的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了这些地区的环境品质和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