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融合内外交流

与什刹海文化的繁荣

(上 


发布时间:2021-07-05

   元代建成大都城,开凿了通惠河,自杭州而来的大批漕船泊靠于运河北端终点码头积水潭,使此地成为繁华的商业贸易中心。溯水而至的不仅有南方各省的客商,境外印度、缅甸、阿拉伯、波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商品货物也源源涌入。南北文化交流与中外文化交流都兴旺起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能至元大都,写成《马可·波罗游记》,便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之一。

 

     旅行家马可·波罗于1271 年从欧洲出发,四年后到达中国。回国后他口述并出版了《马可·波罗游记》,向欧洲展示了奇异的东方世界,介绍了当时中国高度繁荣发达的都市。他称元大都是商业繁盛之城,对积水潭的盛况,他描述道:在大都的中心台东侧建有中心阁,其西面的积水潭是南北大运河的终点,水运便利。中心阁地区成为商品荟萃、商贾云集之地,是全城最繁华的地方。在这里进行贸易的,不乏来自西域乃至欧洲的客商,他们带来各种特产和奇珍异宝,使大都市民和外来者都大饱眼福。有些农作物还由此在大都城落户,被广泛种植。

 

 

   马可·波罗对什刹海一带兴趣颇浓,他游历观察细致,连鼓楼西南侧烟袋斜街的一些小门脸也注意到了。游记中写到胡同东口路北(今鑫园客栈)旁,有一座小小的龙王庙,面积仅几平方米,庙前有一口井,井为铜口、铜帮。从书中记载看,可以说马可·波罗是第一个将什刹海介绍到国外去的西方人。正是他的这部书的传播,使西方的读者知晓元大都城及什刹海,了解涉及都城规划、建设、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进而竞相东来。马可·波罗也因此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的使者而在史册留名。

 

13 世纪的元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元皇帝忽必烈重用汉族官员刘秉忠规划都市建设,营建大都城;委派郭守敬开凿通惠河,兴建观星台,编修《授时历》,都体现了处于上升时期的统治者所持有的开放意识,表明了元上层贵族对汉文化的认同和吸纳。元大都城建成后,居民中既有蒙古人、色目人(西北一些少数民族)、汉族人,也游历、居住着一些不同国籍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元朝统治者信仰传统的萨满教,入主中原后,为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又崇尚道教、佛教等,此外为加强贸易往来,还放开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传播。这种对不同宗教派别兼容并蓄的政策,使大都成为一座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国际大都市。积水潭水域四周寺庙宫观众多,星罗棋布。

 

忽必烈.jpg

忽必烈召见马可波罗

 

元代通惠河是京杭大运河最北的一段运河,漕船运输繁忙有序, 加强了南北文化交流,活跃了对南方文化的引入。南味食品、果品等都源源不断地运到大都。精巧的南方园林水系之作也展现于大都。什刹海的传统文化,有与南方的交流,也有与北方的融合。这些都为大都文化的空前活跃提供了条件。与唐诗、宋词齐名的元曲和元杂剧,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当时鼓楼一带商贾拥聚,游人如织,临街的茶楼酒肆之中琴声入耳,丝弦动听。招引天下路歧人云集而来。元代很多著名的曲、剧作家、演员长期活动于此。自元代起,什刹海岸畔四周居住过不少民族不同、来自不同地域的著名文人,使得这里的吟诗结社活动不断。这些都是南北文化、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体现。

 

       明代时的什刹海,南北交流、民族文化融合继续潜移默化地进行,中外文化交流也在延续。明朝沿袭了中国传统的朝贡方式,外来者带着特产来到都城,朝廷往往以更有价值的礼品回赠。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派遣居住在什刹海三不老胡同的三保太监郑和出使西洋,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主动对外发展关系的举动。郑和的船队七次下西洋,所到之处与各国首领、国王等亲善交往,在发展和平、友善、礼仪教化的政治地缘关系等方面影响很大。

 

明代的北京宗教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明代统治者崇奉道教,着力彰显道教文化。万历年间,神宗皇帝朱翊钧对中轴线上道教文化再予彰显,他看中了什刹海万宁桥西侧的火德真君庙,将这座建于唐代的道观修缮后提高等级规制,大殿顶部覆盖黄、蓝琉璃瓦,使其成为皇家道观,供奉火祖,即火德真君。每逢火祖诞辰(农历六月二十二日),便有皇室人员到此进香。明天顺年间,烟袋斜街口内路北还建起一座广福观,供奉关帝、玄坛财神和龙王。朝廷还将专门管理全国道教事务的道录司设在广福观内,什刹海由此成为全国道教的管理中心。明代时什刹海新增了众多著名道观寺院,还有民间尊崇的庙宇殿堂,如什刹海寺、法华寺(后为汇通祠)、双寺、大藏龙华寺、拈花寺、三座药王庙、铸钟娘娘庙等。在今地安门西大街北侧,明代还曾建有一座妈祖庙。妈祖是我国南部沿海、传说中的海上女神,明时什刹海水面甚广,水上有不少从事打鱼的渔民,妈祖庙应运而生,渔民常至此祈求女神佑护,逢凶化吉。什刹海有如此之多的庙宇,聚集招引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前来膜拜、进香,在附近走动交往。他们之间和谐相处,在体现出民族间的凝聚力和包容性的同时,也增进了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和交流。

 

清入关后,当政者逐渐对汉族文人加以重用,并注重吸收汉族文化之精华,用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康熙一朝是清代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也是满汉文化交融最好的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居住于什刹海后海权相明珠府邸(后为醇亲王府)的明珠之子纳兰性德,就是融合满汉文化的代表人物。纳兰性德系满洲正黄旗人,本为康熙帝身边的侍从,他天资聪颖,对汉文化极有兴趣。纳兰性德以职务之便和个人才华,结交了汉族儒学大师严绳孙、顾贞观、朱彝尊等。经常的接触交往,有助于纳兰性德摆脱民族、阶层的束缚,同时受到艺术上的启发,从而增强了他对汉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他的词作以情致深婉而卓立词坛,所著《渌水亭杂记》成为传诵至今的诗词佳作。

 

来自 于永昌《什刹海文化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