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醇亲王府说到竞业小学(上)
溥任
提起什刹海,我的话就多了。我今年74岁,北京的内城外城,咱们国家的南南北北,我住过到过的地方不算太少,可让我终生难忘的,老想着的,还得数什刹海。
我们家是满族镶白旗人,称得上是“老北京”。再早不说了。祖父奕譞是同治年间的醇亲王,府邸在宣内太平湖。同治皇帝病故以后,没有儿子,我二伯父载湉入继过去,继承帝位,这就是光绪皇帝。这样一来,太平湖的醇亲王府就成了“潜龙邸”。光绪十六年(1890年),我父亲载沣继承王位,成了第二代醇亲王。王府不能设在“潜龙邸”,光绪二十年(1894年)我父亲他们举家搬到什刹海北岸新建的醇亲王府。我就是在那里出生的。
溥任(右)与醇亲王府的合影
这处府邸,历史渊源很深,在北京是很有名的。康熙年间,是大学士明珠的府第。清代著名词家纳兰性德是明珠的长子,当年就生活在这里。这个地方后来成了和珅的别墅。乾隆刚刚去世,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就以二十项大罪将和珅论处,并将他赐死。这里后来又成了成亲王永瑆的府邸。成亲王不是世袭的,这地方由内务府收回,再后来就赐建醇亲王府。清代末期,我父亲是摄政王,民国元年(1912年)孙中山先生从南方来北京时,曾来这里与我父亲会晤,谈话的地方就是府内的大书房宝翰堂。
这座醇亲王府占地约八十亩,分正院、住宅、花园等等部分。虽然进行了修缮,但是在许多方面依然保持了旧有的格局。纳兰性德在《渌水亭·宴集》诗序中说:“予家象近魁三,天临尺五,墙依绣堞,云影周遭;门俯银塘,烟波滉漾。蛟潭雾尽,晴分太液池光,鹤渚秋清,翠写景山峰色”。多少年来,这里始终保持着这样的景致。府内的南楼前,有七株夜合花树,其中有两株特别古老,专家鉴定树龄已有二三百年,很可能还是纳兰性德亲手栽植的。他在《夜合花》诗中记着这件事:“阶前双夜合,枝叶敷华荣。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对此能消忿,旋移近小楹”。
我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民国七年(1918年)了。当时,尽管封建制度已经结束,宣统皇帝也已退位,但是,清朝皇室还享受着优待条件,过着小朝廷的生活。我们生活在王府里,与外界隔离,上学也不出去,是把老师请到府里来,学的还是四书五经。我们唯一的外出活动,就是去宫里看看退了位的溥仪。溥仪是我的亲哥哥,他是老大,我是老四,相差12岁。他是过继入宫、三岁登极的。我们出门都是坐马车,直去直回,透过车窗,我看到沿路相当荒芜,什刹海虽然有树有水,但杂草丛生,行人也衣着褴褛,特别在雨季,用碎砖头砌起来的那种矮小民房,常有倒塌的,屋里屋外,大人小孩,很是凄苦。这是当时什刹海给我留下的印象。
来源:《京华胜地什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