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谁当年还不是个CBD呢


发布时间:2021-05-18


距今大约4000-2000年前,永定河的一支干流(古高梁河)流经什刹海一带。汉代,这条河向南摆动到今北京城南(即lěi),曾经的河道变成了多个湖泊,什刹海就是其中之一。

 

1.jpg


 

古高梁河与㶟水河道示意图  图片来源:岳升阳. 古高梁河演变及其与古蓟城的关系

 

元朝时,什刹海地区被统称为积水潭。到明朝永乐年间,积水潭被一分为二,西部的水面仍叫积水潭(也就是今天的西海),东部的水面叫什刹海;后来,什刹海被银锭桥隔开,桥东南叫前海,桥西部叫后海;前海、后海、积水潭,组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什刹海。

 

1267年,元帝国掌门人忽必烈和刘秉忠一合计,决定放弃燕京地区原有破旧的金中都故城,转而盖一座新城。本来什刹海是旧城东北郊外的一片水乡,突然晋升C——成为新城平面布局的中心。一夜之间,乌鸦变凤凰。

 

新城参考《周礼·考工记》,借鉴历代都城规划布局的成功经验,以积水潭、太液池(今北海)为中心,建造方形的外城,根据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的风水原则,在太液池以东一带建宫城。城内道路除临海区域外,基本呈棋盘型。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南北向的干道,宽约25米;而宽约6-7米的胡同大多沿着南北干道的东西两侧平行排列。

 

2.jpg


元大都城  图片来源:北京印迹官网

 

工人们搬了9年的砖,元大都终于大体完工。现在北京城内的不少街道、胡同,仍保留了当年街道的形制。至此,什刹海地区由“郊外”成功上位,一跃成为了“中心城”。

 

崭新的元大都兴建完成,下一步就是改善城市的生产生活空间。
元朝时税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漕粮”, 如何运输“漕粮”到大都是统治者遇到的难题之一。作为都水监的郭守敬,修建了通惠河,为补充水源,引西山白浮泉等泉水汇流至积水潭。南方的漕粮货物可以直达大都,积水潭作为交通枢纽,成为元大都的物流集散地,千帆万樯竞驰,成了积水潭浩瀚水面上的壮观景象。


3.jpg

元代积水潭盛景图  图片来源:什刹海官网

 

繁荣的运输业,也催生了周边商业和文化的发展。积水潭畔,热搜不断,周边的街巷成为达官显贵和文人雅士快活的地方。关汉卿、马致远、王实普、白朴等元曲大家们都在这儿喝过酒、合过曲,现在什刹海酒吧街,都是人家玩剩下的。

积水潭不断被修缮,木闸换成石闸,湖岸砌筑石堤,土路建成石道……有这待遇,积水潭始终保持汪洋如海,通惠河内漕船往来不绝。

 

1368年,明朝大将徐达、华云龙领兵攻陷元大都,元朝灭亡。大都城改为北平府,为了抵御蒙古入侵,缩小城市规模,华云龙将北城墙南移,把积水潭的水面一分为二,一面隔在城外,后来被称为太平湖;一面留在城内,仍然叫做积水潭。
    明朝初年,由于城市改建、上游引水渠失修以及南方物资改为陆路运输等因素,积水潭遇到了难过的一道坎儿,不仅面积缩小,水量也逐渐减少。后来河道中阻,逐渐变成彼此连接的三个湖泊,也就是现在的前海、后海和西海(三者统称什刹海)。

4.jpg 

明北京城  图片来源:北京印迹官网

 

明初很多文武大臣都是南方人,大老爷们儿常常对着月亮泪流满面。为了满足大家的思乡之情,明成祖朱棣下令在什刹海边开辟了数百亩稻田,田边还广植柳树,“堤柳行植,与畦中秧稻,分露同烟,春绿到夏,夏黄到秋”。很多权贵开始在什刹海周边开宅建园,明初大将徐达的定国公府、德胜门内大街三不老胡同的郑和故居、银桥边的英国公府、什刹前海西岸李东阳的“西涯胜地”,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即使水面大小严重缩水,但在城内仍然十分难得,又有周边环境清幽的寺庙加成,曾经的“城中心CBD”逐渐转型成了一个“多古寺、多名园、多骚人遗迹”的优美居住区和游赏区

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康熙年间什刹海归入奉宸苑(内务府所属管理园囿、河道的机构)管理,并安放了专供御用的牛头舌采莲船。还明确规定,非皇帝亲赐,任何人不准引用什刹海水。邻水的园亭、寺庙由于无水,逐渐荒废。
    代之而起的,是清朝权贵的王府。恭亲王府、醇亲王府、庆王府等弥漫满洲贵族气息的王府,以及张之洞的可园等花园逐渐在什刹海周边建立起来,沿岸一带多园林宅邸,管弦歌吹,有似仙境。

5.jpg


清北京城  图片来源:北京印迹官网

 

同时一些著名的酒楼饭庄也应运而生,前海西岸的天香楼,以及望苏楼、会贤堂、云和饭庄、清音茶社等等。荷花市场在什刹海畔举办,海鲜、水产市场兴起,一些江湖艺人也在市场里摆地摊儿卖艺,市井气息渐浓,什刹海地区也逐渐成为贫民化、面向大众的“开放空间”

    自元朝年间什刹海地区“上位”成功,风风光光过了600多年,它曾高贵也曾风雅,直至1874年同治帝驾崩。
    奉宸苑以“国殇”为由查封取缔了荷花市场,什刹海开始呈现衰败景象。后来由于什刹海上游供水不足,湖泥淤塞,私人承包种植稻田,导致三海不能贯通,水面大幅减少。民国时期,由于内忧外患,政府疏于对什刹海地区的管理,周边呈现一片凉凉的景象,到解放前夕,什刹海衰败到极点,变成了又脏又乱又臭的三个死水坑。至此,它曾经拥有的一切,转眼就飘散如烟。

 

1949年,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市政府决定疏壑全市的河道湖泊,改善首都环境卫生1950年,开始对什刹海进行大规模的整治,打通任督二脉。1951年,什刹海游泳场建成,与此同时在海岸边开辟临时市场。那个骄傲的什刹海,又回来了。

 

1983版北京总规批复后,西城区政府提出了整治什刹海风景区的方案——第一期整治实现亮出海面,打通水景视线,确保环海道路全部畅通等朴实的目标。

 

6.jpg

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游览区规划(1984年)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创作作品选

 

经过整治,什刹海重现美姿。水面达34公顷,高杨巨柳、松柏银杏、草坪花圃环湖四周。前海荷花吐艳,西海树荫环绕,湖水碧绿,波光粼粼,一片生机盎然。重现了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笔下“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的美景。
    随着第一期整治工程的完成,第二期、第三期整治工程也陆续开始进行,沿湖四周一批重要的文物景点得以修复和重建。
    银锭桥因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而闻名,最早为拱形木制,解放后改为砖砌石拱桥,因桥小来往行人车辆多,损坏严重。后经多次翻修,不但保留了独特的环境景观风貌,还拓宽了桥面、加高桥洞、拆除铁栏杆,既缓解了陆上交通,又便于水上游船通航。

 

恭王府、广化寺、火神庙、湖心亭、烤肉季饭庄、望海楼、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一大批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相继开放。经过不断的整修,什刹海地区逐渐成为一个集游览、休闲、娱乐和购物为一体的复合区域

 

新时代,新征程。
什刹海是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和正在申遗的北京中轴线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旅游窗口,是各国政要们来北京的首选旅游地之一,更是北京老城保护的标杆典范。2019年,随着《什刹海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什刹海的发展掀开

8.jpg

 

新篇章。

游什刹海、逛北京胡同,感受老北京生活,会成为每个游客的心中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