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汇通祠 方知郭守敬

京杭大运河北京段上的历史遗迹(上)



发布时间:2020-12-03
 


在北京繁华二环路的积水潭桥东,有一个闹市中的幽静地之所在——汇通祠。而今天的汇通祠还有一个名字,叫郭守敬纪念馆。身处闹市,南临西海,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汇通祠吸引着许多游人参观,流连忘返。那么,西海与汇通祠,或者说,西海与郭守敬纪念馆,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元朝时的积水潭包括今天的前海、后海、西海三湖,总水域比三个湖还要大不少。元朝政府打造了8000多艘运河槽船,每天川流不息地把来自江南的漕粮运到大都积水潭码头。这条河道不仅解决了运粮问题,而且还促进了南货北销,进一步繁荣了大都城的经济。来自全国的物资商货集散于积水潭码头,使得其东北岸边的烟袋斜街和钟鼓楼一带成为大都城中最为繁华的闹市。除了商贾云集,海子的水色湖光也汇聚了四方游人骚客,在岸边的歌台酒榭中吟风弄月,盛况空前的积水潭充分显示了京杭大运河的活力和影响力。

元末明初,积水潭到大通桥的水系渐渐干涸,到民国时被修成了马路填上。此后,大运河运输来的物资,一般都在通州弃舟,改用马车运进朝阳门。从明清开始,积水潭慢慢转化成了贵族、文人游赏的地方,失去了漕运的功能。但由于钟鼓楼就在附近,积水潭附近仍是人口密集区,保持着前朝的繁华。

由古今地图对比可以看出,如今的前海与后海的界限银锭桥水道极窄,而当时是非常宽的。现有一条河沟与前海相接,是当时连同京杭大运河的通惠河。连着京杭大运河的杭州的船都能到积水潭。后海与西海几乎没有分界,而今天却是一条窄沟相连;北海与中海合称太液池,南海在元朝时没有出现,是后来由人工开凿而成。

汇通祠位于什刹海西海西北部的小岛上,它始建于元代,最初名为镇水观音庵。清乾隆时重建,改名为汇通祠,1986年复建,1988年竣工。采用假山中暗藏箱式基础的建筑方法,建筑格局基本依照旧貌,仍坐落山上,坐北朝南。二进院落,朱墙黛瓦,古朴庄重。

京杭大运河于2014年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它在北京的一段称为通惠河。提到通惠河,一定要说郭守敬,他是京杭大运河“最后一公里”的设计师和开创者。元大都初建时,郭守敬曾长期在此主持全国水系的水利建设设计。所以今天的人们为了纪念郭守敬,将汇通祠赋予了另外一个身份——郭守敬纪念馆。郭守敬(1231年一1316年)是我国元朝杰出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和仪器仪表制造专家,曾制定《授时历》,精确地推断出365.2425天为一年,并创造和改进了简仪、仰仪、高表等十多种观测天象的仪器。要知道,欧洲的著名历法《格里历》也规定一年为365.2425天,但是《格里历》是公元1582年开始使用的,比郭守敬的《授时历》晚了整整300年。不仅如此,郭守敬一生还有二十几项科技成就遥遥领先于当时的世界水平。为此,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和编号为201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郭守敬”,以示世界人民对他的崇高敬意。

元朝时,在刘秉忠的主持下,郭守敬以什刹海的东岸作为北京城最初规划设计的起点。经过全面勘察后,提议将北面的高粱河水系和永宁宫附近的一片水域接通,再向东南开凿一条人工河接通已有的大运河,这样不但解决了漕运轮船在城里停泊的困难,而且给元大都找到了足够水源。什刹海成为漕运码头,从大运河北往的船只可以直通这里,促进了元大都的经济发展。

时间跨越到20世纪,郭守敬纪念馆于1988年建成并对社会开放,为北京市首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并于2017年启动了展陈提升改造项目。   

 

来源:北京西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