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作息的报时文化



发布时间:2020-11-20


钟鼓二楼是老北京中轴线北端两大标志性单体建筑。

钟楼通体呈古朴的青灰色,檐下镶有两圈绿色的琉璃,显现玲珑淡雅之姿。鼓楼外墙体和二楼檐柱、窗扇饰以红色,给人以庄重巍峨的印象。蓝天白云下的钟鼓二楼俯瞰着四周的平房绿树,兀然耸立,有着非凡的气势。而在早年间,这里每日发出的钟鼓之声, 对民众的劳作起居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钟自古作为祭祀的礼器敲击使用。相传,我国远在炎帝、黄帝的时代已开始制造和使用。周代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比商朝更完备的宗法制度,并确立了礼乐制度的形式。以后,钟鼓文化便被承袭下来,为历代统治者所沿用。重修于明永乐年间的钟鼓二楼,筑于高大的城台之上,巍峨坚固。二楼悬钟架鼓,遂为全城的报时中心,也是皇帝拥有专制权力至高无上的明显诠释。把象征皇权至尊、一统江山的钟鼓楼建在规划中的北京城中轴线上,并作为中轴线的北端点,是为我国都城规划建造史上的一大创举。

“鼓奏钟鸣壮帝畿”,数百年来,钟鼓楼“以时出治,声与政通”。宏大的钟鼓之声与王者的心愿产生了共鸣,担当了传递时间的使者,鼓奏钟鸣成为闭启城门的信号。日复一日的暮鼓晨钟,让民众从依赖渐而转化为崇敬,并感受到神圣与威严。

鼓楼击鼓定更,钟楼撞钟报时。自元代起,各朝对钟鼓楼都有着严格的管理。到了清代时钟鼓楼隶属銮仪卫管辖,据《大清会典》载:“神武门(故宫北门)外钟鼓楼,设更鼓、晨钟。每夜派校卫承值。”清代时把每夜划为五节,每节为一更时,每更时为一个时辰(两小时)。即黄昏戌时(19— 21时)曰定更;入定亥时(21— 23时)曰二更;夜半子时(23—1时)曰三更;鸡鸣丑时(1—3时)曰四更;平旦寅时(3—5时)曰五更,又曰亮更, 天明之意。定更和亮更皆先击鼓,后撞钟;二至四更则只撞钟,不击鼓。鼓之击法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反复两遍,共计108响。

击鼓为什么要击出108响呢?明代《七修类稿》解释曰:“扣一〇八者,一岁三意也。盖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正是此数。”古人以五日为一候,积六候为一月,故一年有七十二候。十二月数,二十四节气数,再加七十二候数,恰为一〇八。钟之撞法每与鼓同。清代时每晚戌时定更,相距百米的钟鼓楼上,各有校卫以对灯为号,钟声响,城门关,交通断,称为“净街”。此时,皇宫和京城大小街巷的更夫,手执铜锣、梆子和护身器械走动巡夜, 报时和守卫一方平安。乾隆皇帝对此曾记述道:“当午夜严更,九衢启曙,景钟发声,与宫壶之刻漏,周庐之铃柝(梆子),疾徐相应。清宵气肃,轻飚远扬,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虽进入了民国,但钟鼓楼的钟鼓每日仍不紧不慢敲击着。直至1924 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钟鼓楼报时功能才废止。每日按钟鼓之声准时作息的民众乍一听不到钟鸣鼓响,还真感觉很不适应哩!

钟鼓二楼上钟鼓二器束之高阁,不再发声了,但时间不会中断, 时代在向前发展。1990年除夕之夜,钟楼的钟声在沉睡了66 年后,被重新敲响。2001年12月31日零时,鼓楼的大鼓在沉寂了78年之后,应和着钟鸣敲出雄浑激越的鼓声。这庄严的鼓奏钟鸣,在新年到来之际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希望,这是历史与现代的交响,也是钟鼓楼报时文化的衔接与延续。

 

来自 于永昌《什刹海文化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