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一:用图片记录下汇通祠
在积水潭附近居住或者工作的人对汇通祠一定不陌生,出了地铁不到30米,“汇通祠”的大牌楼就矗立在道旁。据资料记载,汇通祠始建于元代,郭守敬曾在那里长期主持元朝的水利、水系的建设和设计工作。明永乐年间,汇通祠被称为法华寺,又名镇水观音庵,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改名为汇通祠。1976年,因修建二环路地铁,汇通祠被全部拆除。上世纪80年代,我区在整治修复什刹海工程时,在汇通祠原址堆土为山,在小山的顶端重建了汇通祠。如今看到的汇通祠实际是1988年按照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的。
“我从小就在这边住,对景区里的每条道都熟悉。现在景区美丽了,我喜欢摄影,想用图片记录下汇通祠,乃至整个什刹海景区的变化,讲给朋友和游客们听。”68岁的高敬一拿起iPad边拍照边对记者说。
高大爷说,他每天都会到汇通祠周围溜达一圈,这缘于小时候形成的习惯。由于缺乏活动场所,当时才十来岁的高敬一经常到汇通祠来翻墙。“就是为了活动,翻进去看到蒿草一人多高,还经常能逮到蛐蛐、蝈蝈和油葫芦。”
沿着汇通祠的土山慢慢向前走,高敬一指着一处凉亭说,这里在他小的时候是一个泥坑,而土山周围,大大小小的泥坑有数十个。“早上四五点就有挖泥的人,因为周围有水,吸引了很多小动物,有一次天蒙蒙亮的时候,我在一棵枣树上还见过白色的刺猬。”
“这里真的有进水口么?”正在水边观景的老邻居向高敬一请教。“你顺着我的手看,那片水波纹明显吧,那就是进水口。”说着,高敬一又按下了拍照键,记录下了在水边观景的人群。“我现在就是个业余讲解员兼摄影师。”
多年前,高敬一在汇通祠遇到了一个外国旅游团,一位马来西亚游客走向高大爷,用不甚流利的中文说:“您能带我看看这个纪念馆吗?”于是,高大爷就把大运河、郭守敬以及这里镇水兽的传说故事一股脑地告诉了这位游客:“我告诉他哪个是浑仪,哪个是简仪,看景就得听景,我觉得自己讲得不错。”
为了更好地为家门口的景区服务,高大爷还曾经把自己外地的战友请到北京,带着他们游汇通祠,逛什刹海。打开自己的iPad,高大爷翻着一张张照片笑得合不拢嘴,几百张照片里有树、有人、有凉亭,更多的则是明亮的水面。“我家里的电脑,U盘和相机里还存着不少呢,人是动的,景色是静的,水作为景色和人群交流的媒介和桥梁,让整个景区变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他告诉记者,大运河之所以通到北京城,既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需要,又是因为北京具备有利的条件——积水潭和什刹海。什刹海分为前海、后海、西海,西海又称积水潭。积水潭和什刹海是通惠河的水源,元代还曾作为京杭大运河最北侧的总漕运码头,而汇通祠所在地,则正是大运河进京的进水口之一。流入后三海的水,就是从这里首先流入西海,之后流入后海和前海,再流进中南海的。
就是因为汇通祠,积水潭还曾经得了个“鸡狮潭”的名字。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后,“汇通祠”正式诞生。祠坐北朝南,山门一间,匾额上书“潮音普觉”,和“功兼利济”。祠内有一块天然陨石,纹如鸡狮,又称“鸡狮石”。
据《燕京访古录》所载:“积水潭上汇通祠,寺后立一石,层叠如云,相传为陨石所化,高六尺五寸,下承以石座。石之阳有天然一鸡一狮,鸡左向右走式,狮右向下伏式。石顶高处,另有镌刻一大鸡一大狮,鸡大四寸,居左向右走式,狮大七寸,居右向左卧式。此二鸡狮亦系天生形貌,后有镌刻家加以摹刻,愈觉形象逼真,堪称奇石,俗称鸡狮石”。
汇通祠除了有鸡狮石外,还有镇水的石螭、乾隆的御诗碑亭,北面还有西水关及铁棂闸等文物古迹。据介绍,汇通祠的镇水石螭是清代北京著名的“镇海三宝”之一,《日下旧闻考》记有“旧在德胜门西里许,水自西山经高梁桥来,穴城趾而入,有关为之限焉。下置石螭,迎水倒喷,旁分左右,既噏复吐,声淙淙然自螭口中出”。
谈到对景区规划的建议,高敬一说:“我希望像汇通祠这样的什刹海地标能再多一些,吸引更多的游人来到这里,看看这些历史,也看看这股水。”
来源:北京西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