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锭桥和银锭桥有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0-07-28


银锭观山和西涯八景

“燕京小八景”“银锭观山”又为“西涯八景”之一。

明代著名文人李东阳住在什刹海的东岸,他十分热爱什刹海,他叫什刹海为“西涯”。以后文人也多称什刹海为“西涯”。在明清两代,还有文人选定什刹海周边的八景为“西涯八景”。这八景分别为一:“银锭观山”(银锭桥)、二:“谯楼更鼓”(钟鼓楼)、三:“西涯晚晴”(什刹海晴天的傍晚)、四:“景山松雪”(景山雪后)、五:“白塔晴云”(北海白塔)、六:“响闸烟云”(恭王府南三座桥的响闸,今已无存)、七:“柳堤春晓”(今前海荷花市场一带的岸上堤柳)、八:“湖心赏月”(湖中乘船赏月)。

“银锭观山”一景是什刹海前海和后海之间的一座单拱白石桥,因桥形似银锭,所以得名“银锭桥”。有的资料说此桥先为木桥,银锭桥是前海和后海的分界线。关于此桥修建的年代,多数资料说是在明代,但修建在明代的什么时间却没有明确指出。

现在的银锭桥是1984年重建的,桥身正面(东面)的题字“银锭桥”为单士元先生所书。而在元朝时,从银锭桥到地安门前一带是大都城最繁华的地区。因元代的大水利家郭守敬疏通了大运河和通惠河,使什刹海的后海成为我国大运河的最终码头。南方的大批货物要通过大运河和通惠河运到什刹海的前海北岸(今银锭桥以东的烟袋斜街一带)。所以岸上是商铺酒肆林立,湖内则是“舻船蔽水”,热闹非凡。而银锭桥的位置是连通前海和后海的交通要道,所以在元代的一百多年不可能不修桥。

银锭桥是否应修建在元代,距今已七百多年?当时人们在银锭桥往西远望,因西边的后海和西海(积水潭)是宽阔的水面,没有遮挡,可望到远方起伏的西山,景观壮丽,令人心旷神怡。而在元代时,什刹海又是大都(京城)里最繁华的地方,人们也纷纷在此往西远望西山。所以在很多北京史地古籍中都有“银锭桥为城内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的记载。银锭桥处在古时还有两种独特的著名景观,一是“银锭观山水倒流”(即为方便漕运,在万宁桥处设有水闸,水闸落时,从银锭桥处看,水往西流);二是“冰吼”(冬天结冰时发出的响声)。银锭桥处自古又有“三绝”之说,即:眺望西山、观赏荷花、品尝(烤肉季)烤肉。

“银锭观山”是著名的燕京小八景之一。银锭桥是什刹海前海和后海之间的一座单拱白石桥,因桥形似银锭,所以得名“银锭桥”。银锭桥是前海和后海的分界线,位于两海相邻的细水之上。这里有“看西山第一绝胜处”之美誉。

站在银绽桥上眺望西山,是银锭桥的一绝。因为这里是宽阔颀长的后海,构成了一个扇面形的视角,过去这周围没有高大建筑遮挡,人们站在桥上,引颈西望,便能领略西山浮烟晴翠的绰约丰姿。有时若有似无,有时清明娟秀,有时铺露堆锦。“银锭观山”,果然名不虚传。

现在的银锭桥是1984年重建的,桥身正面(东面)的题字“银锭桥””为单士元先生所书。小小的银锭桥虽不大,但这里却是连接前海和后海的交通要道,见证了历史上的繁华。如今,这里不再是水路交通要道,却成为了人们休闲赏景之处。这小桥、碧水、翠柳相融,有一股小家碧玉之美。桥下水波粼粼,桥畔葱茏流翠,四周古宅相拥……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魅力。站在此处,领略什刹海的清雅幽静,绝对令人心旷神怡。

 

 

金锭桥和银锭桥有什么关系?

银锭桥始建于明代,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桥是1984年重建的。明代《燕都游览志》描述道:“银锭桥在北安门海子桥之北,此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也。桥东西皆水,荷芰菰蒲,不掩沦漪之色。南望宫阙,北望琳宫碧落,西望城外千万峰,远体毕露,不似净业湖之逼且障目也。”因“银锭观山”早已是著名的燕京小八景之一。

“银锭观山”三绝之首是眺望西山,是旧燕京16景之一。明代史籍已有明确记载。。看山是宜睛、宜雨、宜朝、宜暮,春夏秋冬,各有不同,最好是盛夏雨后,初秋清晨,残冬雪霁。人们站在北京城内的任何一块平地上,都看不到郊外的西山。唯独站在与地面等高的银锭桥上,却可引颈西望,领略西山浮烟晴翠的绰约丰姿。这是因为宽阔颀长的后海,构成了一个扇面形的视角,又兼过去新街口一带没有高大建筑,西山便呈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西山之美,曾使乾隆皇帝吟咏不已。其中一首诗曰:“银屏重叠湛虚明,朗朗峰头对帝京,万壑精光迎晓日,千林琼屑映朝晴。”特别是在雨过天晴的夏日,碧空如洗,放眼西眺,但见西山郁郁葱葱,层峦叠嶂,令人心旷神怡。

在银锭桥身正面镌刻着由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老先生题写的“银锭桥”三个楷体大字。字体工整浑厚,满着绿色,与周围的碧水、高杨、翠柳相融。桥下水波粼粼,金光闪闪,桥畔杨柳夹岸,葱茏流翠;桥周围古宅相拥,胡同密集,古韵悠然;隐于浓荫中的王府、寺庙的屋顶飞檐依稀可见;桥的近处还有宋庆龄、郭沫若等多处名人故居,一派清雅幽静的氛围。别看银锭桥桥体不大,却是什刹海景区的点睛之笔,有“三绝”著称,即:眺望西山,观赏荷花,品尝烤肉。

而一字之差的金锭桥,却是21世纪初新修筑的汉白玉三孔石桥,位于什刹海东岸的出水口处,万宁桥(地安门桥、后门桥)的西边。它的修筑完全是为了往来行人的方便。

当然,与银锭桥类似的是站在桥上极目西望,什刹海波光潋滟,微风拂来,清新而略带湿润的空气沁人心肺,微波拥来,水声涛涛,岸线蜿蜒,垂柳依依。实在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却与观西山没什么联系了。

清末民初银锭桥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

刘同人的文章,直入公安、竞陵门径,写得自是冷隽。但真正好,还是那个地方好。“银锭观山”作为金台八景之一,的确是名不虚传的。站在桥头上往西北眺望,后海的水面越来越宽,也越苍茫,在水天极处,浮现着一痕西山的影子。有时若有似无,有时清明娟秀,有时铺露堆锦。

昔时有人曾用一个“钝”字描绘西山,因系名家,便有不少人附和,而我则觉得这字是不能完全表现西山的千娇百媚的。最怕是北京春天特有的大黄风天气,那真是一塌糊涂,什么“钝”不钝,再好的西山也是面目全非的了。旧时老师顾随先生的《一半儿》道:“山前山下影模糊,恰似潇湘水墨图……有春无,一半儿尘沙一半儿土。”正是纪实之作;可惜年代久远,记不完全,忘掉了第三句。

不过银锭桥的大大出名,还不在于“银锭观山”,而有它更重要的原因。当年这座不起眼的小桥是摄政王载沣每天上朝的必经之路。距今七十年前,一九一○年三月三十一日,即宣统二年旧历二月二十一日,汪兆铭、黄树中、罗世勋三人就在这座桥下埋炸弹,谋刺载沣。阴历二月间,什刹海边上没有游人,冷冷清清,一有行迹可疑的人,很容易被巡逻者所发见,不久三人同时被捕,铛入狱。

汪兆铭还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诗,一下子大大地出了名,银锭桥也举世皆知了(关于汪精卫炸摄政王的地点,据东莞张次溪寻考,系甘水桥。按甘水桥在旧鼓楼大街小石桥南,一九四三年,福建人李宣倜曾撰有《北京庚戌桥记》说明此事。但甘水桥后来只剩下地名,桥已没有了,而银锭桥一直存在到现在。民间传说,炸摄政王的地址是银锭桥)。

旧时银锭桥水为何会倒流?

银锭桥是“京城第一佳山水处”,因为在当时的北京,只有站在银锭桥上既可以看到远处的西山,又可以看到水――什刹海后海、积水潭,而将山水全揽在目下,只有站在银锭桥上了。有趣的是,银锭桥下的水文现象十分奇怪,有所谓“银锭桥水水倒流”之说。这句俗谚,把银锭桥及北京三海的特色概括得十分形象、准确。

银锭桥在北京中轴线上的钟鼓楼的西南侧,横跨于前海和后海的交界处。它是一座南北方向的单孔石桥,在诗词中被描摹为“银锭桥边看晚山”“依然晴翠送遥山”, 更为奇特的是这里的水,过去是从东往西倒流的。

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山发源的水都是从长河自西往东流入京东的通惠河,而积水潭的水,当年并不是直接东流注入后海,它是经引领东行转西南,通过李广桥后,分为两股,一股由龙头井在东南,一股顺今柳荫街南行,绕恭王府南墙注入前海。由于前海地势比后海高,再加上后门桥处曾设有水闸,当水闸落下后,前海的水更为明显地从银锭桥的桥孔下汩汩西流,形成了“银锭观山水倒流”的奇特景观。

银锭桥到清末已经十分残破,直到1984年才进行大规模的整修,新铺了石板桥面,修复了汉白玉桥栏。然而,由于后海和积水潭的整抬,从德胜桥下引向李广桥的水路被截断,这样前海的水通过银锭桥倒流入后海的景观也就不复存在了。     

 

来源:畅游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