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寺旁豆汁儿情
豆汁儿是北京的小吃之一。北京人喝豆汁儿是有年头的事了。有书记载:清代乾隆十八年(1753),京城有一家粉房偶然发现用绿豆磨成的半成品粉浆,发酵变酸后,酸甜可口,熬熟后更加好喝。不久,豆汁儿受到皇家赏识,乾隆皇帝曾经传旨:“招募制造豆汁儿匠人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以后豆汁儿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大众喜食的小吃。
色灰白,味微酸的豆汁儿,本是制作淀粉、粉丝的下脚料。早年制作豆汁儿的方法是:把绿豆淘洗干净,水浸十几小时,加水磨成稀糊,接着加入前一次做豆汁儿时撇出的清水。这水是经过发酵的,能使豆汁儿变酸,称为浆水。再加清水过滤沉淀,撇去浮沫和浆水,就可以掏出豆汁儿了。喝时放在大砂锅中熬,待要噗出时,改用微火保温。喝豆汁儿讲究随喝随盛,喝烫的,不燎嘴不够意思。喝豆汁儿还讲究吃辣咸菜丝,还要和烧饼、焦圈配套。有科学家考证,豆汁儿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和粗纤维,营养不让酸牛奶。有开胃健脾、清热解毒的功用,物美价廉。以前在护国寺、白塔寺庙会上,豆汁儿摊儿最是常见。各街巷早晚也有不少推车叫卖豆汁儿的。人们想喝豆汁很是便当。也有人喜欢去豆腐房买上大桶的豆汁儿,回家熬煮,喝个尽兴
豆汁儿是北京独有的“土特产”,它玄妙的滋味常使旅居海外多年的北京人魂牵梦萦。
一位原籍北京,七十多岁的刘先生,大半生在国外度过,他想念祖国,想念北京。在回国的飞机上,他想的不是先去哪里参观,而是琢磨要痛痛快快大喝一番豆汁儿。
刘老出生在护国寺旁的小胡同里,他是喝着护国寺庙会里的豆汁儿长大的。喝豆汁儿、吃焦圈、就辣咸菜丝儿,花费很少,却感觉吃得滋润、实惠。他饿了,想豆汁儿喝,吃饱了也想喝豆汁儿,久而久之,喝豆汁儿在他如同喝酒、喝茶一样上瘾。
卢沟桥事变以后,他随同姑父到南洋做买卖,其实是给人当伙计。姑父去世后,他只身漂泊,采燕窝、捕鱼虾、种橡胶……受的苦,流的汗,洒的泪,多得说不尽。还被骂作“亡国奴”,饱受凌辱。直到新中国成立,祖国威望日增,他才挺起了腰杆,感到扬眉吐气。凭着吃苦耐劳,他也创下一片产业。年岁大了,思乡情渐浓。虽然已习惯了国外饮食,但他忘不了小时候常吃的北京风味菜,尤其忘不了酸甜味醇的豆汁儿。有时一想到豆汁儿,面对餐桌上的佳肴,竟没有一点儿胃口。一次,听友人讲邻市开了一家中国餐馆,售卖豆汁儿,他乘车几百公里,兴冲冲赶去品尝,结果喝到的是麦片酸乳,让他懊恼不已,败兴而归。
这刘老从飞机场抵达新街口一家酒店后,天色已晚。他先向值班经理询问,护国寺还开不开庙会,在哪里能喝到豆汁儿。于是了解到,不远处的护国寺小吃店,经营豆汁儿等北京小吃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卖的豆汁儿非常正宗。刘老兴奋得一夜也没睡好。
第二天一早,这位老先生走进护国寺街西口,向里寻去,走进路北的小吃店。他向柜台里张望,一眼就看到热腾腾的豆汁儿桶,急忙买了豆汁儿、咸菜丝儿、焦圈儿,找座位坐下。他端起盛着灰绿融凝豆汁儿的碗,喝下一口,立刻品尝到了别来已久又熟悉美妙的滋味。顿时心里热,眼睛一湿。坐在对桌的一个小姑娘和妈妈来喝八宝粥,抬头看到刘老的样子,告诉妈妈:“看,老爷爷哭了…”年轻的妈妈看到老人流泪,也很诧异。刘老连忙笑着说:“我是高兴的,一直在国外,想喝豆汁儿已经想了60年,今天我终于喝到原汁原味的豆汁……”。“那您就多喝两碗吧!”年轻的妈妈表示理解。
刘老站起身,走到柜台前,让服务员再盛两碗豆汁儿。服务员说:“老爷子,您喝完一碗我再给您盛,都盛出来放凉就不好喝了。”对呀,豆汁儿是要喝热的嘛。刘老重新坐下,不慌不忙品饮起来。那“您”字、“老爷子”的称呼,听着那么亲切自然,那么温馨舒贴,再喝着可口的豆汁儿,这位归国老人感觉自己是回到家了,心也有些醉了。就着焦圈儿、咸菜丝儿,三碗豆汁儿喝得见了碗底。刘老又品尝了豌豆黄、艾窝窝。这才心满意足地走出店门。他走到胡同口,看着宽敞街面上来往的汽车,想着下一步要去的地方。可他并没去拦出租车,而是重新走进胡同口。
他步入小吃店,端起一碗热豆汁儿,又津津有味地喝起来。
来源:《什刹海的传说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