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王府为何多建造于什刹海?
什刹海水域的名称最早见于《金史·河渠志》,称之为“白莲潭”,包括今日什刹海三海和今北海、中海水域。金世宗时,在金中都东北郊野的白莲潭修筑离宫——太宁宫(也称万宁宫)和北苑。金世宗帝每年来此设朝达四个月之久。自此,白莲潭一截为二:南半部即今北海、中海水域成御园,北半部即今什刹三海仍属郊外,有散布的村落。南北两部分水域开始朝不同方向发展。
元大都城与金中都比,城中心北移,将白莲潭全部圈入城中,南半部水域成为皇家内苑,北半部水域改称积水潭,也叫海子。并以中心台为大都城中心,以积水潭东西长度半径为大都城范围。
元至元三十年(1293),由郭守敬设计并主持施工,成功修筑了通惠河。通惠河导引昌平白浮泉等诸泉水,经瓮山泊(今昆明湖前身),自和义门北水关入大都城,汇于积水潭,再东南流出文明山水关,东流至通州李二寺注入北运河,全长164里104步。通惠河的开通,宣告了京杭运河的全线通航,积水潭成为京杭运河北端的大码头。通惠河上共11处建闸24座,其中万宁桥(后又称后门桥)西侧的澄清上闸最为重要,它是积水潭港的咽喉之地,是进出港口的闸门。盛时,每天从此进港的漕船多达二、三百艘,每年运进漕粮达三、四百万石。
古人常用“舳舻蔽水”来形容积水潭港元代时的盛景。漕运文化的发展,为什刹海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元代什刹海地区属凤池坊、析津坊、发祥坊、永锡坊、丰储坊等坊。明洪武元年(1368)八月,大将徐达攻取元大都城。同年,改大都为北平,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向南迁移了约五公里。新筑成的德胜门至安定门一线的北城墙将积水潭西北部分的水域隔于城外,另起名为“泓渟”。原积水潭的面积大为缩减。宣德七年(1432),诏令皇城东墙东移,将原流经东墙外的一段通惠河河道圈入皇城之内,漕船不得驶入皇城,积水潭失去了港口的功能,京杭运河北端的码头改在城外大通桥畔。
积水潭失去港口地位后,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优美的水资源环境,吸引了众多官宦权贵环湖修园建第,不同宗教也建造寺庙庵观,文人墨客、商贾庶民,纷至沓来,纵游其间,或修禊、或雅集、或闲赏,成为京城著名民俗风情荟萃之地。积水潭的名称也发生了众多变化,除原有的积水潭、海子等名称外,又出现了许多新名,如:西湖、北海子、西涯、北湖、莲花池、净业寺湖、后湖、十刹海等。
明中期,由于上游水源减少,为保证下游皇城内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稳定的水量供应,从西海的西南部开辟了一条直通下游前海的岔河(月河),使河水从岔河经“西压闸”入皇城。有富裕水量时才放水经前海,过银锭桥下入后海(此时西海和后海已不直接连通,水流须经前海才能到达后海),形成“银锭观山水倒流”的景观。明代什刹海地区属日忠坊、发祥坊、积庆坊(北半部)等坊。
什刹海游船
清代什刹海水域及其泊岸没有大的变化,名称逐渐定型。乾隆十五年(1750),仍沿用明代旧名,德胜桥以西水域称“积水潭”,以东称“什刹海”。清末,德胜桥以西仍称“积水潭”,以东称“什刹海后海”,银锭桥以东称“什刹海前海”。什刹海地区因临近皇城、环境优美而成为修建王府的首选之地。清入关后所封的四个世袭罔替亲王府中就有恭亲王府、醇亲王府、庆亲王府三座建在这里。除此之外,还有阿拉善王府、涛贝勒府、棍贝子府、兆惠府等。这些王府官邸演绎了几乎全部中国近代史和半部清代史,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
乾隆后期和珅得势,遂选定在什刹海前海西岸大建宅第。并在什刹前海中修筑了一条南北方向、略呈S形的大堤,后人俗称“和堤”,将前海分成两部分,堤坝东侧水域称为“前海”,西侧水域称为“西小海”。至清末,堤西水面大多干涸,有的地方变成稻田,甚至盖起房子,只剩下一块不大的水面。什刹海水域便以德胜桥、银锭桥、“和堤”为界,分成四部分,即“积水潭”(西海)、“后海”、“前海”和“西小海”。
清代什刹海地区属正黄旗驻地。民国期间什刹海水域仍延续清末,并开始把积水潭称为“西海”。民国三十六年(1947)在《袖珍北平市分区详图》上,德胜桥以西的水域标注为“西海(积水潭)”,以东水域为“后海”,银绽桥以东为“前海(什刹海)”。1913年什刹海地区属北京内右三区,1929年属北平内四区、内五区。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杨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