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业余讲解员兼摄影师:我要用图片记录汇通祠



发布时间:2019-11-22
 
高敬一每天都会到汇通祠周围溜达一圈
 
汇通祠


在积水潭附近居住或者工作的人对汇通祠一定不陌生,出了地铁不到30米,“汇通祠”的大牌楼就矗立在道旁。据资料记载,汇通祠始建于元代,郭守敬曾在那里长期主持元朝的水利、水系的建设和设计工作。明永乐年间,汇通祠被称为法华寺,又名镇水观音庵,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改名为汇通祠。1976年,因修建二环路地铁,汇通祠被全部拆除。上世纪80年代,西城区政府在整治修复什刹海工程时,在汇通祠原址堆土为山,在小山的顶端重建了汇通祠。如今看到的汇通祠实际是1988年按照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的。

从石牌楼穿过,爬几个台阶,就能看到一座红色的古典院落,四面环水,闹中取静。土山下的景区内,前来纳凉,游览的游人仍然络绎不绝。

虽然已经是冬天,但是每天上午八九点钟开始到傍晚,都是汇通祠热闹的时候。在草木簇拥下,与西海的潭水以及堤岸上的亭台、楼宇、人群遥相呼应。夏日西海的岸旁会林立着成片翠柳,明亮的湖面中倒映着柳枝、蓝天,颇显恬静。每到下午,在汇通祠游览一番的老街旧邻们会来到西海岸边垂钓,更是一幅生活的美丽画卷。

一个故事

老居民给外国游客当讲解员

走在汇通祠周围的小桥和凉亭间,65岁的高敬一脚步敏捷,记者甚至一度有点跟不上他。“我从小就在这边住,对景区里的每条道都熟悉。现在景区美丽了,我喜欢摄影,想用图片记录下汇通祠,乃至整个什刹海景区的变化,讲给朋友和游客们。”高大爷拿起iPad边拍照边对记者说。

高大爷说,他每天都会到汇通祠周围溜达一圈,这缘于小时候形成的习惯。由于缺乏活动场所,十来岁的高敬一经常到汇通祠来翻墙。“就是为了活动,翻进去看到蒿草一人多高,还经常能逮到蛐蛐、蝈蝈和油葫芦。”

沿着汇通祠的土山慢慢向前走,高敬一指着一处凉亭说,这里在他小的时候是一个泥坑,而土山周围,大大小小的泥坑有数十个。“早上四五点就有挖泥的人,因为周围有水,吸引了很多小动物,有一次天蒙蒙亮的时候,我在一棵枣树上还见过白色的刺猬。”

“大爷,这里真的有进水口么?”一对正在水边观景的年轻人向高敬一请教。“你顺着我的手看,那片水波纹明显吧,那就是进水口。”说着,高敬一又按下了拍照键,记录下了在水边观景的人群。“我现在就是个业余讲解员兼摄影师。”

一年多以前,高敬一在汇通祠遇到了一个外国旅游团,一位马来西亚游客走向高大爷,操着不甚流利的中文说:“您能带我看看这个纪念馆吗?”于是,高大爷就把大运河、郭守敬以及这里镇水兽的传说故事一股脑地讲给了这位游客:“我告诉他哪个是浑仪,哪个是简仪,看景就得听景,我觉得自己讲得不错。”

为了更好地为家门口的景区服务,高大爷还曾经把自己外地的战友请到北京,带着他们游汇通祠,逛什刹海。打开自己的iPad,高大爷翻着一张张照片笑得合不拢嘴,五百多张照片里有树、有人、有凉亭,更多的则是明亮的水面。“我家里的电脑,U盘和相机里还存着不少呢,人是动的,景色是静的,水作为景色和人群交流的媒介和桥梁,让整个景区变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高敬一直言,等郭守敬纪念馆再开放时,他一定要从土山上再俯拍一组。

谈到对景区规划的建议,高敬一说:“我希望像汇通祠这样的什刹海地标更多,吸引更多的游人来到这里,看看这些历史,也看看这股水。”

一段历史

积水潭曾经得名“鸡狮潭”

大运河之所以通到北京城,既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需要,又是因为北京具备有利的条件——什刹海的积水潭。什刹海分为前海、后海、西海,西海又称积水潭。积水潭在元代曾作为京杭大运河最北侧的总漕运码头,而汇通祠所在地,则正是大运河进京的进水口之一。流入后三海的水,就是从这里首先流入西海,之后流入后海和前海,再流进中南海的。
就是因为汇通祠,积水潭还曾经得了个“鸡狮潭”的名字。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后,“汇通祠”正式诞生。祠坐北朝南,山门一间,匾额上书“潮音普觉”,和“功兼利济”。祠内有一块天然陨石,纹如鸡狮,又称“鸡狮石”。

据《燕京访古录》所载:“积水潭上汇通祠,寺后立一石,层叠如云,相传为陨石所化,高六尺五寸,下承以石座。石之阳有天然一鸡一狮,鸡左向右走式,狮右向下伏式。石顶高处,另有镌刻一大鸡一大狮,鸡大四寸,居左向右走式,狮大七寸,居右向左卧式。此二鸡狮亦系天生形貌,后有镌刻家加以摹刻,愈觉形象逼真,堪称奇石,俗称鸡狮石”。

汇通祠除了有鸡狮石外,还有镇水的石螭、乾隆的御诗碑亭,北面还有西水关及铁棂闸等文物古迹。据介绍,汇通祠的镇水石螭是清代北京著名的“镇海三宝”之一,《日下旧闻考》记有“旧在德胜门西里许,水自西山经高梁桥来,穴城趾而入,有关为之限焉。下置石螭,迎水倒喷,旁分左右,既噏复吐,声淙淙然自螭口中出”。

其他两个,一个是后海与西海连接处德胜桥的“镇海神牛”,一个是崇文门镇海寺的“镇海铁龟”,这“镇海三宝”如今均已在北京修建道路和地铁时不知所终,唯有汇通祠这儿的“镇水石螭”,虽说是仿制品,但也算是让游人一睹镇海兽的模样。

一种传承

汇通祠承载的不只是郭守敬

清华大学教授 屈祖明

汇通祠作为什刹海乃至大运河沿线的地标建筑是当之无愧的。从园林学和建筑学的角度来说,通常人们的习惯是“祠在闹市”,而汇通祠本身在土山上,四面环水,落成时周围的环境十分静谧,这一点值得现在的学者去进一步探究。

既然是郭守敬纪念馆,那么郭守敬元素自然而然就是汇通祠的一大亮点。郭守敬的贡献很大,他解决了水利问题,从昌平把水引到玉泉山一带,再由玉泉山脚经高梁河进入城内,解决了大都的用水困难。可以说,解决了用水问题,大都城才建立起来,比原来的旧城大了许多。大都在中国都城建造史上是罕见的,郭守敬的功绩可见一斑。

这里不单单是进水口、郭守敬纪念馆,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什刹海研究会开会、研讨的场所,曾经汇聚过单士元等诸多文化、文学、建筑方面的名家。由此可见,汇通祠承载的并不单单是郭守敬和大运河,学者们在此会聚,研讨的历史同样具备挖掘和探究的价值。从景区整体架构来看,位于土山之上的汇通祠也是到此游览的游客们不应该错过的一个景点,是什刹海静文化的有形代表。

 

(实习记者 张骜 本版摄影 王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