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邮政信柜带你穿回百年前的北京 “老邮政人”用笔墨手写祝福



发布时间:2019-11-15


走过秀丽的什刹海湖畔,来到古色古香的老北京风情烟袋斜街,大清邮政信柜就坐落于烟袋斜街中段的路北。在一片苍翠欲滴的绿植掩映中,门前的仿古邮筒和“童子投信”的铜制塑像栩栩如生,地道的老北京风情仿佛能让人穿越回一百多年前的时光。

 

 

2011年10月21日,这座位于烟袋斜街的“大清邮政信柜”开门营业,为老街增添了一抹色彩。“大清邮政信柜”的前身是隶属于地安门邮政局的什刹海邮电所,为配合烟袋斜街的老北京文化、展示北京邮政的悠久历史,才以“大清邮政信柜”命名。

“大清邮政信柜”结合了中轴文化、大运河文化、古邮驿文化,呈现了从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到清代的邮驿发展历程。1896年3月20日,清光绪皇帝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办邮政的奏折上朱批“依议”二字,中国近代邮政由此诞生。

走进大清邮政信柜内,只有60平方米的邮电所,狭长却不局促。黑底金字的“大清邮政官局”牌匾悬在进门处,复古做旧的风格增添了小小邮政信柜历史的沧桑。内部的陈设上,沿袭明清的建筑风格,红黄相间,整体色调偏暗,营造出静谧的时空感。走在铺设在地面上的缩小版中轴线地图上,细细观察可以发现,古代邮驿史展、漕运邮驿展、中轴邮驿展、明信片区、慢寄区、特色主题展等,分置于小小邮电所的各角落,古色古香的室内陈设如同清邮史的微缩博物馆。

当然,在邮政信柜中,最受欢迎的当然是明信片区了。在地面中轴线地图起点,就是明信片区域。我到的时候,一位可爱的小姑娘抱着在店内购买的笔记本和精挑细选的几个明信片,耐心排着队等候盖邮局特色邮戳。“我要那只燕子和龙的图案!”小姑娘奶声奶气地告诉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稳稳地盖完戳后,小姑娘将明信片塞到了邮局门口的铜制信箱中,摸了摸与她同高的“童子”的脑袋。

大清邮政信柜的营业员刘晓丽告诉我,邮电所内一共有40多个纪念章,包括各种节日章和特色主题章,现在到店能盖十几个纪念章。“大龙”圆印、“大清邮政”御印和“龙”字方戳……各种纪念章令人眼花缭乱,都想一一盖上。在大清邮政信柜邮信件、寄明信片,盖上邮局的特色纪念戳,问候和祝福从“大清邮政”穿越时空,直达目的地,亲人和朋友都能感受到这种“穿越时空”的问候。

同样受欢迎的还有邮局里老营业员范素平的毛笔祝福语。平日,这里来找范素平写毛笔字的用户络绎不绝,一张明信片、一支毛笔,一个漂亮的福字就跃然纸上。一景一邮亭,一驻一墨香。范师傅一口京腔儿,一手特色书法,与他寒暄调侃更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惬意。2011年10月21日大清邮政信柜开业后,范素平就在这个胡同里的邮局担任营业员。9年来,范素平对邮政事业的热爱从未衰减。他说,“为大家写祝福的字句是我最快乐的事。”

不过,大清邮政信柜的邮政日戳并没有放置在这里,邮戳通常放在地安门邮局,他们在下午3点会将邮件带回地安门邮局里加盖。大清邮政信柜内的戳记,融合古今,承载经典,其中风景日戳包括“银锭观山”、“什刹海”、“烟袋斜街”。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胡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