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正确的标题替换本行文字


发布时间:2019-09-12

  百花深处,曲折走向。这条小胡同名字甚雅,不仅有着古老的传说,还有着一段惊险的抗日爱国故事哩。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中国地下党组织为了沟通北平和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联系,在北平城里建立了多个地下情报站。抗日救亡战士战斗在敌伪心脏,为八路军送情报、搞物资,护送过往的人员。在百花深处拐弯处南侧就有这样一个情报站。对外是一家小古玩铺。挂着“明华斋”的匾额。掌柜叫叶少青,人也年轻。生意说不上好,只是维持着。其实他开店也只是用于掩护抗日活动,原本也没想着赚钱。叶少青是这个站的负责人,他的上级领导是一个叫黄浩的人。
      黄浩,生于1895年,广东揭阳县人。他从小求学上进,长大投身救国。在广州光华医学院教书时,积极组织反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被捕人狱,判了死刑。当时他还不到20岁。就在他要被处决前,广州法院院长之母突患重病,经光华医学院院长奋力抢救,转危为安。为报此救母大恩,法院院长答应了医学院院长所求,借故拖延了黄浩的行刑日期。不久,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暴毙而亡。黄浩也被释放。

 

右为黄浩

 

大难不死的黄浩继续从事救国活动。他1927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来到北京。他和妻子先在前门外西河沿开了一个小诊所。不久迁居到德胜门内簸箩仓胡同,办起一家挑补绣花厂。由于经营有方,他捐款修缮了新街口基督教堂主办的崇慈小学校舍,当上了新街口基督教堂的长老和崇慈小学的校长。这两个身份,对他日后秘密从事抗日活动是极好的掩护。
1937年5月,42岁的黄浩同一批爱国学生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陕西三原县,黄浩见到了彭德怀,并得到了彭德怀写给他的“坚持抗战到底”的题字。“七七”事变后,黄浩秘密返回北平,从事领导地下情报站的工作。

 

当时抗日根据地物资紧张,尤缺少药品和医疗器械。1939年,八路军冀中军分区战地医院急需一批药品,开黄浩和叶少青等有关人员研究后,  马上行动起来。黄浩让女儿骑自行车联系南城和东城两个情报站的人员,通过在协和医院工作的关系,购买了一部分西药。又利用一个发国难财的汉奸,从王府井的家西药房买到一批药品和手术设备。黄浩则从早到晚在外面跑,探访侨界、教育界、工商界和教友等亲友,想方设法购买所需的药品。

就在药品和医疗用具购足,在百花胡同古玩铺汇总打包准备运出时,北平地下党一部电台被敌人破获,黄浩和部分同志身份暴露。为避免更大的损失,上级领导通知黄浩等人立即撤出古玩铺,隐蔽起来。此时携带一大批药品的南城同志尚未赶到,前方八路军浴血奋战,急等着药品救急,怎能一走了之呢?黄浩当机立断,让叶少青等人提上已打好包的包裹和柳条包迅速撤离。自己锁上铺门,站在远处一个暗处,一面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一面焦急地等待。终于,南城的同志提着帆布箱闪了出来。黄浩一把拉起他,向胡同东跑去。他分明听到从胡同另一边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接着是踹门声.......敌人扑了个空,好险呀!

黄浩和情报站的同志们会合后,运用教会关系,请一位法国医院院长用小汽车把几大包药品、器械,运送出北平城,又经几次辗转,顺利抵达冀中根据地。正在此地参加救护伤员的白求恩大夫看到这些宝贵的药品和医疗用具,连声说:“真是了不起,要感谢搞到它们的同志呀!”

来源:《什刹海的传说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