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的故事——民谚引起的话题



发布时间:2019-08-16


什刹海民间流传着这样个谚语,“三桥九庵一座庙,海眼金丝银锭桥”。分别说的是三座桥梁、十座庙宇、一口水井和一个官署、一个景观。
     我曾查询了一些资料,发现在“九庵一庙”认定上存在差异,最少有三、四种版本。今年5月份,我有幸结识了住在东煤厂胡同的赵先生,对什刹海寺庙颇有研究,他说:什刹海的“九庵一庙”实际都是些小庙,并非人们所说的什刹海寺、护国寺、广化寺、拈花寺。这些小庙规模不大,却具有一定影响。赵先生告诉我“九庵一庙”应该是龙头井街的天寿庵、毡子胡同的北极庵、南钱串的太平庵和观音庵、银锭桥胡同的海潮庵、南官房胡同的圣泉庵、前海东沿的白衣庵、大金丝胡同的槐宝庵、后海南沿的丰泰庵以及羊房胡同的马灵官庙。至于民谚提到的三座桥梁,赵先生说应该是李广桥、三座桥和银锭桥。李广桥和三座桥曾是月牙河的桥梁,分别在现在的柳荫街北口和毡子胡同与三座桥胡同结合处,银锭桥则在前海与后海之间。三座桥梁位置不同,却是地理位置极为显要,尤其是周边风景秀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步抒情的地方。“海眼”在大金丝胡同槐宝庵里,院中央有眼井,据说这眼井的水通着什刹海,负责水务的龙王就在这里居住。“金丝”是明代内府衙门设置的织染所,负责“其然成之绢,赴内承运库交纳”。
    我借赵先生的话题,就上述有关问题做简要说明。因天寿庵、北极庵、海潮庵、丰泰庵、槐宝庵曾在以往的博客中有所说明,在此不一一列举。
    圣泉庵位于南官房胡同61、63号院,其庵建立时间久远,无历史记载,推算应该在明中期,也就是金丝套地区形成陆地之后。查询《北京寺庙字典》一书,在上世纪三十年中期,圣泉庵有山门、正殿、东西配殿等房屋十九间。庵内有木像六尊,铁像五尊,泥像三十尊,大小铁钟各一个,铜磬一口,鼓一个,木鱼一个,铜五供三堂,木供桌六张,铁香炉一个,瓷香炉十二个,观音经一本,严华经四本,金刚经一本,地藏经一部,另有槐树一株。圣泉庵解放后改为民居,2009年8月,两个院落被改建,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古刹的遗存。

 太平庵旧址

 

太平庵在北钱串胡同1、3号,根据《什刹海志》记载:庵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光绪二十年(1894)重修,属募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庵内尚有山门、前殿、后殿、东西配殿共二十六间半。庵内法物有泥木佛像三十一尊,铜像一尊,铁钟一口,铁磬两口,铁香炉一口,大鼓一个,木鱼一个,忏钟一个,大供桌四张,泥皮五供三堂,供托九个,另有石碑一座,槐树一株,山松树一株。解放后太平庵变为居民院落,建筑布局基本完好,从残存的瓦当滴水还能看出古刹的存在。对庵的始建年代目前尚有争议,《北京寺庙字典》记为“始建于年代不详”。
    观音庵在南钱串13、15和龙头井36、38号。该庵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依次有山门、正殿、南北配殿等房屋二十六间。庵内法物有泥木像三十二尊,锡五供一堂,琉璃瓦五供一堂,木五供二十件,铁磬、小铜钟各一口,大鼓一面,铁炉一个,金刚经一部,供桌三张。解放后这里成为居民院落,房屋几经修缮,仅存正殿与配殿。 
    白衣庵坐落原义溜河沿二十一号,建立年代失考,民国九年重修。庵为万寿寺下院。庵坐西朝东,面向前海。有山门、正殿、配殿等建筑二十三间。供奉神像四尊,铁罄、铁钟各一口,五供一堂。白衣庵已被拆除,仅留有为数不多的文字资料。

 

 马灵官庙旧址      

 

马灵官庙位于羊房胡同3、5、7号院,建立年代失考,乾隆年重修。马灵官庙坐北朝南,曾有山门、前殿、后殿、东西配殿等房屋二十六间。庙内法物有铜像一座,泥像十七座,铁磬一口,铁钟一个,金刚经一部。解放后庙一分为三,3号改为副食店,5、7号院由居民居住。副食店在2009年进行翻建,原有建筑格局已作改观。“马灵官”名叫马胜,字德之,为道教正一雷法中的灵官,在道教《金臂圆光火犀大仙正一灵官马元帅秘法》中称为“三十三天金臂圆光火犀大仙、封山破洞都天大元帅、正一灵官”。其形一般为:三头、九目、六臂、蓝身。两手持火铃、火索;两手持金枪、金砖;两手斗诀仗剑,脚踩火轮,背负火瓢火鸦,形象威猛。雷法神谱中有雷祖大帝,玉枢院,五雷院,五雷元帅,使者,五方雷将,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云吏,以及灵官等等。道教著名的王灵官(王善)马灵官(马胜),黑虎玄坛赵公明等,都是雷部神将。
    大金丝胡同的槐宝庵,号称什刹海的“海眼”,院中有棵槐树,树上 悬挂的铁链垂入井中。传说这里有条恶龙,需要用铁链绑上,什刹海才能平安无事。这还真是槐宝庵当年一景,有历史照片为证。解放后这里成为居民院落,近年来随着什刹海旅游事业的兴盛,这里变成旅游接待户。但不知何种原因,房屋主人对槐宝庵的历史只字不提,反倒让我不解其意。
   “银锭观山水倒流”是银锭桥特有景致,后因解放初期河湖整治,“水倒流”现象终止,现在再到银锭桥眺望西山,仅是半个风景。
    关于明代在什刹海设立织染所问题,主要是考虑到皇家专用库房——承运库就在现在的毡子胡同内。椐王彬老师考证,负责承云库日常事物的太监办公地点设在北极庵中,而织染所行署则设在小新开胡同通明寺内。

 

 

来源|博客:渌水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