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个决定把什刹海从古代“CBD经济地带”变成了今天的休闲公园
用老北京的说法,海子岸(“什刹海”的旧称)边有的是故事。北京是一个被陆地包围的平原都市,不临海却有“海”,它就是穿流京城脉络中心的“什刹海”,而在这片佛光照耀、皇家遗风的水域上有一个被年轻人熟知的地方被称为“后海”。居住在北京城的人们,在“什刹海”上享受着“夏游河、冬嬉冰”两种截然不同的季节风景,就是这样一个流水观山、垂柳拂岸的,如江南水乡般的四合院建筑群,在步影仓忙、高楼鳞栉的现代化北京城里,还铺陈着一抹旧时的京味生活。
什刹海是永定河历史上经多次流向改道留下的故道之一,最后成形于东汉时期的一次改道留下的积水,其中积水最大的是什刹海、北海和中海,这片水域对北京城的发展、规划极其重要,也见证了北京从荒凉到繁盛的历史过程。
什刹海真正繁荣起来是在元代,元代称什刹海为“海子”,在元代被用作漕运总码头,也就是我们说的物流集运中心。什刹海码头为解决大都粮草问题而启用,但也推动周边经济发展,什刹海沿岸建起了许多酒楼歌台、商肆作坊,是当时的经济交易中心,可以说是元都“CBD地带”,如果按照这趋势发展下来,这里也许是最早的“外滩”。
然而,这个摇篮中的“CBD”在明朝上线后就准备着随时下线。明初,朱元璋为了缩减北平府的规模采取北墙南移方案,将水面一分为二,一半隔在城外后称为太平湖,一半留在城内称为积水潭,北墙移至现在德胜门和安定门东西一带上;明朝定都南京,南方漕运不再北上,什刹海的漕运功能渐渐失去昔日地位。
但,什刹海最终发生功能性的大转变,是源于永乐皇帝朱棣的一个决定。朱棣靖难登基之后,开创“天子守国门”理念,迁都回自己的“老巢”——北平改称北京,并扩建皇城,皇城城墙外扩,将积水潭南部的一部分水面纳入了皇城内,东墙外移将原来通惠河的上游一段圈入皇城,因此通惠河不再担任漕运通道作用,航道切断还有一说是此道对京城军事防御不利。至此,什刹海作为元代通惠河漕运终点码头已经完全失去了漕运功能,昔日“舢舻蔽水”的盛况就此剧终。
什刹海因上下游水道打通、水源断流、截流,修桥建路,来水量渐少,水位开始下降,海内开始露出较大的浅滩。据传,成祖朱棣为满足来自江南一些大臣的思乡之情,特下令在什刹海的浅滩处开辟稻田、水中种植荷花,使得什刹海水域呈现了一片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
又因什刹海风景秀丽,距皇城近,原本就繁荣的街区胡同一下涌入许多王公大臣购屋建宅,筑府造园,高僧在此开坛筑庙,名人大家迁居湖畔仰承皇家洪福......因此这里不仅寺庙多,豪宅更多,脱去“CBD繁华外衣”后的什刹海,呈现的是文华荟萃、皇家风韵的繁华景象。明朝乃至清朝、民国,许多名臣、名人、作家皆居住于此,而这也成为京城百姓消暑、逛街、休闲的好去处。
其中较为出名的宅子有孝宗时期权势太监李广在月牙河岛屿上建的府邸,这座宅邸后来成为清代的和珅王府和恭王府,此外还有宋庆龄居住的故居,郭沫若故居等。
纵观什刹海几千年的水系更改变迁,元代以前基本保持自然状态,明代出于多方面考虑,开始对水系做出重大调整,从水路交通要塞,变成人文居住区,这是什刹海历史变化中的一大转折,同时也是历史上城市内湖发生功能性转化的经典案例。
随着历史的发展,什刹海人文特征和自然景观的融合,形成了北京城的特色景观区域,老北京在这里缅怀皇城历史韵味,新北京人来这里了解老北京文化。岸边的柳树下摆棋盘、茶馆里燃着熏香,人们在棋局里走着历史脉络,茶缸里唠着远去的皇家遗韵。
来自|『散木San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