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门,承载了太多回忆与文化的地方
在新认识它的人眼里,是一片繁华的街区,在老北京人的眼里,它却是如此空落。这里曾有一座守卫皇城六百年的北大门,六十多年前,这个城门成了路上的交通障碍被拆除,连同曾经的辉煌,曾经的硝烟…….
地安门始建于近600年前的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筑设计十分考究。门洞是方方正正,窗户扇是长方形;与之对应的天安门的门洞和窗户则都是半圆形。
一天一地,寓意“天圆地方”。
宫门式建筑的地安门为砖木结构,红墙黄瓦,面阔七间,中间及两次间为通道,左右两侧各有雁翅楼一座,为二层砖木结构楼。到了1954年,在这儿“站”了600多年的地安门,没等回过神儿来就成了路上的“交通障碍”——大横梁是用起重机拆下来的,墙与地基则用推土机推倒铲平的,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拆平了。一起被拆的还有两侧的雁翅楼。
从此这个皇城的北门儿,皇帝北上出征巡视、亲祭地坛诸神、颐和园游玩踏青出入的北门儿,就只剩下一个地名了。当年京城百姓都清楚,只要地安门的中门大开,就有可能是皇上要出行。于是,百姓们便聚集在地安门周边“严防死守”,为的是亲眼目睹皇上的尊容,以求沾点仙气。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日本军队由朝阳门一路烧杀占据了鼓楼。他们知道,只要再攻破地安门,就可以直捣皇宫。然而令日本军队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在地安门遇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荣禄统领的皇城护军,用年轻的血肉之躯,在地安门前设置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线;为光绪和慈禧的“出逃”赢得了时间——北京,头一回成为一座没有皇帝的都城。
在百姓口中地安门还有个俗称——“后门”,与正阳门的俗称“前门”相对应。因而(万宁)桥也就随着叫作‘后门桥’,这座桥和正阳门五牌楼下的正阳桥、天安门前金水桥、太和门前内金水桥同在中轴线上,而且是最北的一座大石桥。早年这座桥还可以看到完整的白玉石雕栏,东西两面桥礅上石雕形状的水兽,伏在闸口俯视着桥下从西往东流的水。
要说过去住在这附近的可都是达官贵人。拱卫紫禁城的侍卫和亲军营、护军营官,内务府七司三院的官吏、苏拉多由地安门进出。掌管北京城防、治安、司法、市政的步兵统领衙门位于后门桥东的帽儿胡同。而且什刹海周边又多王府、官邸,显贵们更是高消费者,所以后门桥一带的商业异常繁荣。当时,由内城到外城,只有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三个城门洞,而正阳门洞还不能走。所以,交通堵塞早在百十年前就是个大问题。正源于此,商业异常繁荣也就不足为奇了。
地安门的变迁也是北京城的变迁
◆ 1954年地安门连同左右两侧雁翅楼被拆除。
◆ 1956年公私合营,地安门外好多铺子不是被合并就是关门了,聚集在街两侧的摊贩也被一扫而空。
◆ 1965年,北京地名调整,十字路口以北的原地安门大街改称地安门外大街,而向南一路延伸到景山的则为地安门内大街。
◆ 文革期间,地安门外大街更名“总路线路”,当 “总路线路”又变回了“地安门外大街”的时候,标志着地安门和北京文玩文化的又一个新开始。
◆ 2011年,地安门复建方案被否决之后,东边的锣鼓巷,西边的荷花市场便日渐火爆,人满为患。不远的地安门,却少有人提及,连个地标牌都没有。这座经历了炮火硝烟,见证百年历史的古老城门,虽然早已成为城区街道的地名,但它的“魂”依然存活在京城百姓们心中。
文字来源:北京晚报官网—北晚新视觉网
图片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