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门箭楼躲过数劫
位于什刹海地区北部的德胜门箭楼,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是北京内城现存的两座城门箭楼之一(另一座为正阳门箭楼)。明洪武元年(1368),徐达率军攻下了元大都。为抵御元朝残余势力侵扰,他将元大都北部城垣南移五里,设两座城门,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修建德胜门城门时,陆续建造城楼、箭楼、瓮城、闸门一组建筑,并于明正统四年(1439)竣工。其箭楼在明清两代多次大修。
德胜门箭楼通高31.9米,由城台和楼体两部分组成。城台为砖石结构,楼体顶部为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平面呈凸形。楼体空间分为四层,每层外侧都开有箭孔,东、西、北三侧共82个,这是箭楼的突出特征。城台上陈列着数门铁炮。上沿筑有雉堞,俗称垛口。登上箭楼,什刹海地区的风貌尽收眼前。远眺箭楼,庄重古朴,巍峨而壮观。
“德”与“得’’谐音。相传明清两朝出兵打仗,多从德胜门出城,取“以德制胜”之意。德胜门地处北京城西北交通要冲,有“军门”之称。明正统十四年(1449),兵部尚书。于谦领导的大挫瓦剌军的北京保卫战,主战场即在德胜门北。
德胜门除去在历史上享有军事要塞的盛名外,还因立有一块“祈雪碑”而誉满京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天下大旱,民不聊生。年底,乾隆北行察访,走到德胜门处,喜逢大雪飘降。欣喜之情难表,乾隆遂作祈雪诗三首,口谕刻石立碑,以谢天公。转过年来,碑立在瓮城之后,被视为镇门之物。客商行旅往来经此,纷纷下马阅之。
德胜门箭楼建成至今五百余年。屡遭雷击、地震、战火毁坏,数次欲被拆除,险些不保。
1915年,修建环城铁路,拆除了德胜门的瓮城及闸楼。箭楼及两侧瓮城部分不在铁路线上,得以保留。
1929年,北洋军阀政府为了支付军饷,竟打起了城门的主意,遂拆除了德胜门门楼,拍卖木料。好在没有顾及箭楼。
1955年,因交通运输的需要,拆除了德胜门的城台和洞券,扩大为豁口。箭楼未受到交通改造的涉及。1969年修建环城地铁,要不要拆除箭楼被列为有关部门研究解决的大事。箭楼因不影响线路直线通过,再次躲过一劫。
1976年发生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德胜门箭楼一角出现明显裂痕。1979年,相关部门决定拆除箭楼,脚手架都搭好了。古建专家、全国政协委员郑孝燮给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写信,建议保留德胜门箭楼。建议被主管部门采纳,箭楼得以保存。经1980年修葺后,向公众开放。
保留下来的德胜门箭楼当然失去了它昔日的功能和作用,但它却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下,箭楼内开辟了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展厅,以图片及实物介绍了北京城墙、城门的变迁,及德胜门城楼、箭楼、瓮城的历史。这里的展厅还分别举办过征集文物展、书画展、油画展等多种展览活动。1992年,复建了原瓮城内的真武庙,在里面设立了古代钱币博物馆。这些都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2002年,北京市政府对德外地区进行市容交通改造,建起的高架桥呈一个巨大的“人”字,环城越过护城河,使东西南北的车辆畅通无阻。箭楼北面的护
城河两岸,修建了汉白玉栏杆,广植花草树木。多次幸免于拆除的德胜门箭楼,巍然屹立丁北二环路上,风采依旧,成为现代化北京城中一个历史文化遗存的珍贵景观。
2006年,德胜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和图片转载自《什刹海的传说和故事》,作者于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