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背后还有故事?从小长在北京的人或许听老人讲过



发布时间:2019-03-08


 从小长在北京的人,对老北京的情怀与生俱来。虽然北京越来越现代,有了环路、有了地铁、有了中国尊、有了大大小小的公园绿地……可无论怎么变,它依然是活在我们心中的那座充满厚重古韵的城。自从改革开放,这京城的文脉又随时代有力地跳动起来。就说保护文物,维护古都生态吧,就足可见证四十年来北京继承与发展文化事业的新气象。

 

什刹海 资料图 张风 摄

提案促成什刹海水系整治

记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我信步在什刹海河沿,晚霞为明镜般的湖面、绿柳、小桥、木船、房瓦披上了金黄色的光。我正沉醉在这春风美景之时,忽然嗅到一阵阵令人窒息的恶臭。我仔细观察,发现这臭味来自漂浮在水面上的一片片冒着泡、夹杂着塑料袋的绿油油的水华。这极不协调的现象使我不安起来。不远处,一条船上有个五十来岁的清洁工正在清捞。待他划到岸边,我大声问道:“师傅,这水华臭烘烘的怎么办呀?”他说:“水华不好办,是淤泥太多,水质出了问题。”那时,我是西城区政协委员,就把看到的这一幕在讨论会上说了。委员们鼓励我写一份“要重视北海水域水质问题”的提案。没想到,一个月后我就接到了园林局的回复。他们说很重视这一提案,正在论证如何整治什刹海水质的办法。我没想到会这么快就有了答复,心中半信半疑。然而更令我没想到的是,两个月后,政协就接到了园林局的邀请,请我和其他委员去视察什刹海。园林部门的领导和什刹海整治小组向我们做了整顿、修缮什刹海水系计划的报告,并一起察看了沿河一带的不良情况。年底,我惊喜地看到一部分河道被拦截,挖土机在隆隆轰鸣,清淤工作终于启动。

我参与布展炎黄艺术馆

改革开放要说的新气象很多,有件事还真是可圈可点。北京作为文化名城,有了传承还不够,在如何发扬的问题上,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创新的路。市政府鼓励文化界和企业家踊跃投资兴建文化事业。在京北靠近亚运村的一条街上,有座大屋顶式的建筑,那是由著名画家黄胄先生倡议,由他联络海内外著名画家、鉴定家、收藏家共同筹办、并得到政府支持的京城乃至全国第一座民办公助艺术博物馆——炎黄艺术馆。这在当时,是破天荒的大事件。

1991年春,黄先生与我母亲见面商量如何充实藏品的事宜,并约我到他家一起商讨如何布展、陈设、准备开馆。黄老是个急性子,图纸一摞摞折叠着,很厚,他一页一页地给我讲,甚至连大门的构造、从哪里运来的诸多细节都讲得很详细。从黄先生的眼神里,我看到他对我能协助展陈工作充满期待。

黄胄先生把自己珍藏的历代书画精品和自己最好的作品捐给艺术馆作为基础收藏。为了缓解建馆资金不足,他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克服各种困难建设了这项服务于民众的公益事业,翻开了北京文化的新篇章。我们全家被黄先生的这一壮举感动了。全家人决定将我父亲在抗战时期的重要作品《轰炸之后》,赠与炎黄艺术馆,并配合黄先生的提议,展出《流民图》,作为开馆的重头戏。

9月中旬,我带着几个年轻的助手,协助布展。开馆的那一天,风和日丽,中央、北京市、美术界、文物界的领导和各界名流云集在这前所未有的私立艺术博物馆里。黄胄因腿疾拄着拐杖登台演讲,我看到他精神矍铄,让我想起那天当我要走出他家门时,他紧握着我的手说道:“我只想为你们、为我们的古都多留下灿烂的文化。”

而今,北京的人文环境日新月异,多样化的文化事业亦如火如荼,这一代接一代的挥之不去的情怀,但见改革开放在继续,不忘使命在途中。

 

 

 

 

(本文作者系现代卓越的人物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蒋兆和之子,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

来源:北京晚报